说不出的焦虑

我原本是一个佛系妈妈,觉得孩子只要努力,自律,乐观,上进,有耐心,能坚持,爱学习,就够了,不在乎他一定考多少分,只要状态在,就放心了。所以一直以来没有逼孩子严格完成课外作业,也没有要求孩子一定去参加这个那个比赛,KET,PET报考要抢考位以后,我甚至决定不玩了,让他们考去吧,只要我儿子英语学好就行了,不必要去拿个证明给人看。

但是最近关注了一些来自各方面的消息,变得无比焦虑。

首先,据说今年全面落实一半初中生不能读高中;二是初中生不能复读;三是升高中不能择校。

我前几天才明白这是一个国家战略。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就竖起了一面大旗: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大体相当,也就是各占50%,也就是要刷下去一半的学生。这不仅仅是一个政策而已,而是在切实推行、而且一定会实现的战略目标。

其次,我似乎听到更多专家大力呼吁教育改革,还给孩子童年。刚开始我还觉得很有道理,后来听专家们拿国外孩子、国外教育比较,说人家那才是对的,18岁前让其玩够,18岁后就会好好学习,钻研,所以外国人能出大成就,咱们中国孩子少年时期在各种比赛中秒杀外国孩子,但成年后没有大成绩。但我们国家没有条件让每个孩子想上大学就上大学,所以我们必须竞争以获得资源啊!所以批评家长们焦虑的专家们,真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我的孩子想上大学就能读个好大学,那我也愿意还给他童年,让他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健健康康即可。现在倒好,不仅仅是高考竞争激烈,而是中考就硬性规定只有一半人能升高中,还有一半人只能读职专技校,被分配到技术工作岗位上去。而我国的技术工人通常并不受人重视,或者说现有教育制度下也无法培养出工匠来,这无疑会加重家长的焦虑,大家都不想让孩子成为后百分之五十,中考一锤定成为一名蓝领。于是大家都努力的时候,佛系妈妈的孩子,往往一不小心就成了倒数第一。不是孩子不行了,而是孩子一个人拼不过一个个由父母参与或用重金砸出来的团队啊!剧场效应愈演愈烈。教育问题的根本不在家长,而是国家政策与天下父母的心愿可能有些违背,于是逼着大家努力争取前百分之五十!

然后还听说一些学校开始对初中生开始职业规划指导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就业指导鼓舞下,可能还兴高采烈地决定了想尽早就业。孩子们哪里知道劳动力的断层正需要有人去弥补,又哪里知道职专技校是否真正能把他们培养成工程师?在政策的大潮下,你一不小心,就被人推入了水中,练就弄潮的本领,搏击潮头,还是佛系地任由潮水把自己拍在沙滩上?

我也开始焦虑了。国家根据国情制订政策,专家只管劝导大家配合执行政策,甚至老师也有任务指导孩子选择技术学校。只有自己保持清醒,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成为改革的牺牲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