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独处,能够专注于感受自身生命。每一个情绪,每一种选择,每一天作息……都能深刻感知。
活着的状态是孤独,独处有利于适应孤独,享受孤独。独处可以塑造人格,适合思考。如果说,独处有弊,在我身上便是基础需求被放大好几倍。
基础需求就是生理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位于最底层。包括食物、安全、性、居住等等。我在独处时,明显表现出食欲与性欲的渴望。我会吃很多,躺下时反射性想要自慰。
想想,人不就是由各种欲望组成的吗?你需要社交,情感需求达到欲望的满足。独处没有社交环节,没有社交带来的欲望交换。因此简单获得的,一个人可实现的欲望取而代之。然而,欲望的满足也要基于现实情况。比如购物欲也可一个人实现,但是由于经济窘迫,不得不趋向不需要付出经济的欲望。
再说回独处,每个人的主观体验皆不同,关注自己有可能变成过分关注自己。身体焦虑尤为突出。有一次,我在短短半个小时内,照了不下4次全身镜,掀起衣服左右细看最近略有脂肪堆积的肚子。在此期间我才注意到我的脸型,颧骨偏高,这是我活到20岁才认识到的。不是之前不关注自己的外貌,而是独处时我照镜子的频率太高了。
有时候,会莫名悲伤,会一个人狂喜。没有分享者,只有你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能感觉到自己在塑造自己。
一瞬言行,一刹想法。独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