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ppt(图+导图大纲)
1.每天10分钟,成长更轻松,大家好,我是虾虾,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阅读。首先感谢晨子老师提供平台,让我有机会在此与大家分享。感恩能与大家相识,相知,相伴,彼此互为环境,一同进步,我是个爱阅读的虾虾,爱火锅的四川女孩。那么接下来开始我的十分钟阅读分享。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却是自己一生的高贵。
首先给大家分享3位企业家的读书故事
1.海尔ceo张瑞敏:生活完全被企业和读书填满
张瑞敏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喜欢应酬,爱好是读书和与专家恳谈。张瑞敏甚至有一个外号叫——“书呆子”。有人曾经问张瑞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是学习和读书。1949年出生的张瑞敏精力充沛,他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再忙,也要坚持天天读书。他平均一周会看两本书以上,一年下来大概要看一百多本书。
2.万通集团主席冯仑:“山洞”里读经典
作为房地产界的思想家、段子手,冯仑之所以能侃侃而谈,与他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密不可分。
冯仑曾经讲他小时候读书,没有特别亮的灯光,也没有其他干扰因素,就只有放在手头的书。这样的环境对他读书很有帮助,相当于在山洞里读经典,非常安静!冯仑说他经常碰到一些人,岁数不大,但给人感觉很老旧,因为他们讲出来的词汇,大都是20年前的。一个人讲话的时候所使用的词汇,反映了他的思想。不经常读书的人,他的词汇会枯竭,思想会停滞。经常读书,而且读紧跟时代的书的人,与他聊天,会觉得他很年轻。
3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读书是生存竞争的最高手段。
俞敏洪好读书是出了名的,他也常常写东西、演讲,激情澎湃的金句激励了很多的年轻人。书被俞敏洪视为拥有的最奢侈的东西。曾曲折考进北大,俞敏洪坦言说北大给他留下的最好的两个东西: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由精神,和友谊。而获得前者的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地阅读。甚至他说到“一个人的读书数量和他的独立精神是可以直接连在一起的”。俞敏洪曾多次讲到他在北大的时候四年读了800本书,工作后年均60-100本。
接下来分享四个读书的习惯
1.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任正非对读书的喜爱,也延伸到华为的管理中。比如华为员工中有一个“3+1”计划:“3”是爱上一项运动、交一个朋友、有一项爱好,“1”是周末读一本好书。
2. 碎片化阅读:很多企业家们每年繁忙工作之外,还保持大量的阅读,这来自于他们的碎片化时间阅读。中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宁高宁在两个地方读书时间最多,一个是厕所里,一个是飞机上。
3. 快速阅读:快读书一目十行,先看序言目录,甚至只是书名,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对于许多书来说,这样做就足够了,可以积累大量的知识。据说一本400页的书,任正非在飞机上5-6小时就能读完,而且还能快速抓住书中要点。张瑞敏认为,一般的书都是二八开,20%是非常核心的东西,80%是为了描述核心而产生的,只要你抓住那20%的要点,就抓住了这本书的核心意思。他读书的时候,都会先快速地把书浏览一遍,然后挑选有兴趣的章节进行细读。
4. 读书要下苦功夫:俞敏洪读书坚持做笔记,平时读书有意无意会写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想法。他的这种勤奋也能给他平时的思考和讲课补充营养。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一些爱读书的,也喜欢写作,比如俞敏洪、冯仑。他们通过写博客、写微信公众号分享自己的见识、心得,而这进一步促使他们思考,加深对书、对某个观点的理解。很多看完书就忘、认为没有太多价值的人倒可以试试内容输出导向的方式。
分享我与阅读的故事
1.因为阅读,我认识了他们:2016年9月,在天津我组织了一个线下jaime lire 读书会,他们有的是职场人,有的是学生,因为爱阅读,爱分享,我们聚在了一起。通过定期的活动,让我们养成阅读与交流的习惯,读书分享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一。我总是感觉我很庆幸认识了这样的一群人。
2.阅读让我早起早睡:就在前几天,有一晚看手机三点才睡觉,早上九点才醒来。所以我的早起计划就失败了,然后我就决定每天晚上带一本想看的书或者Kindle进卧室,手机放在外面。用了此办法,这几天我都是每天早上5点左右就起来,而且整天的精神状态十分好。
什么是好书?好书,是对现在有用的书。比如在创业初期,你就需要看别人惨烈的故事,越惨越好。从别人的失败中,读懂人性和人心,看别人的故事,最主要的是看别人在那种特定的情况,是如何处理的,加上自己的思考,比如你会怎么思考,处理。了解的越多,越能帮助自己处世,增加处世的智慧,少走一些弯路。这些都是即时的增加混社会的本钱。
分享2017年我喜欢阅读的三本书+大纲
如何阅读一本书
张萌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
断舍离
关于读书后,我们需要做,分享思维导图
2018年,我决定看100本书,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所以我要完成这个挑战,看100本书就像跑一场马拉松,而我作为一个读书路上的初跑者,需要经历一场这样的奔跑完成一种升华。2018,让我们一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最后想以《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为结尾分享给大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管世界如何浮躁,总有人愿意沉下来认真思考。不忙的话,每周读四五本书今天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你的聆听 (打字输入)R90睡眠周期法。 期待,给我们带来一场惊艳的分享。(打字输入)给大家分享我的书单,然后带领大家只做自己的书单。经验分享,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1.坚持
2.阅读观看后及时思考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每天坚持逼迫自己连续不断学习。不要受环境改变影响,还需要很多天去调整。浪费时间,给自己做减法。
2.每天十分钟,成长更轻松,大家好,我是虾虾,首先感谢晨子老师提供平台,让我有机会在此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想所感,同样我也期待在本群里能够听到你们的分享。我是个爱阅读,一个爱火锅的四川女孩。那么接下来开始我的十分钟分享。为自己负责,就要对自己的时间负责。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关于时间管理和阅读不知你是否观察过,在地铁上,在公交车上,不同阶层的人是如何与时间相处?也许你会看到,有人在打盹,有人在看电影,有人在看书,有人在听音乐,有人在看短视频,还有人在发呆,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曾经的我,走在路上,听音乐,看电子书。现在的我,走在路上,更多的是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今天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谈谈对于碎片化时间我的一些见解。
什么叫碎片化时间。30分钟内零散的时间都可以被定义为碎片化时间。
也许听很多人讲如何更好利用碎片化时间。我们也能体会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真正的提高自己能力是很难的。但是每天碎片化时间那么多,不用来学习又太浪费了,那应该怎么办呢?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这句话对于当今的我们非常有警示作用。现在人们的时间很容易被碎片化,我们仿佛有很多时间,但想想又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没有时间来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这里呢给大家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因为越来越觉知预留整块时间的重要性。前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会固定时间花三四小时阅读一本书。原来我的阅读方法是每天读20页,一本书要读很久,而且,读到后面总是忘记前面读的内容。当我开始用整块时间阅读,发现不仅阅读速度快了很多,而且效率也提高了。专注阅读的话,2-3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本200页左右的书。并且发现自己对书本的内容吸收有很大提升。
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当你有整块的时间集中处理时,你的效率会提高很多。减少碎片化的时间,预留整块的时间,很重要。我们常常在想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其实更好的方法是如何减少碎片化时间,把碎片化时间整合成大块的时间。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减少碎片化时间的办法。
1.碎片时间处理琐碎事项
比如上班的路上浏览自己每天的三个目标。
2.琐碎事项汇总批量处理
3.控制社交上瘾,刻意减少每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次数。
所以我想说减少碎片化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碎片化时间,尽量多预留整块时间学习。
以上是我的经历感悟,希望你能有一点收获。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关于如何找阅读资源的方法。市面上有很多书,但是真正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书并不是所有的书,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去买很多书,并且家里的能放书的空间也有限。有的书读一遍即可,比如接下来我会推荐的一本书(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它只需要读一遍你就可以领会书的价值所在,而有的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就比如今年被很多人推荐的(瑞达利欧先生创作的原则),在我看来这本书读十遍以上都不为过。可不仅仅因为难理解,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有很高的价值,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循环往复,学习书里的原则方法。
给大家分享我看书买书的原则:1.我会通过阅读电子版或者多个渠道查询来确定我是否要买这本书。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会钱买书的标准。2.只看一遍的书就可以选择阅读电子版的。值得反复阅读的书要买书籍做笔记阅读。
看电子版书籍,手机软件推荐:1.藏书馆 2.网易蜗牛阅读3.九九藏书(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三个软件基本上可以找到你想看的书,什么畅销书,名著,小说等等,而且全都是免费。最后推荐前几天我看的三本书。发图。希望你看了以上几本书,有启发来可以来找我聊聊。好了,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你的聆听。经验分享,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不用一起说,大家讨论的时候才说。做一个小型监督读书的群,十个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