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学说的核心之五——若水心中的阳明

王守仁最后的离去,是以悲剧的命运而告终。这一点是以他傲岸不贾,狂放不羁的自由个性,有着十分密切联系。他作为官宦世家,得罪的人颇多,加之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在处理娄谅老师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强烈而且感人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但是,朝廷内部权力的斗争,并不会因此而招致更为沉重的打击,成为株连九族的罪人。这就是政治。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守仁主动的退隐虽然在活着的时候,是一种痛苦,但在以后,包括他的家族却因此铺平了道路。以人的命运而言,相传的观念认为:“无灾无难平常命,艰难坎险是贵人。”要创一番事业就必须能经受住现实和理想激烈的矛盾,就必须接受命运多舛的考验。反之,就做个老实的农民回家种田。当然,王守仁的早逝说明了在他心灵中仍然是挥不去服务朝廷的情结。故而只能郁郁而终。他的一生可算是以身教身,以心教心的最具体最到家的实例,也是儒家所倡导的“立身,立功,立言”的生命程式的典范。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守仁的死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虽然有人倡议追封奖励一下,但是嘉靖帝认为他自动辞去就是不忠,既然死了也就不追究。可是,湛若水则饱含了十分悲愤的情绪。但也不能表露于形色上。从他所写的《我所思三章》,则可领略到他对王守仁的浓重感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所思三章》之一


“有序为伯安。我所思为知己也,白云悠然有触于怀,咨嗟不足托于长言”

我所思兮在河西,一人独往百人迷。

天寒古道行人稀,我若言之天亦悲。

江流东去西日微,愿回中天照我私。

朝宗日夜无停时。

我所思兮在龙场,何年龙卧今遗芳。

潜者勿用用者伤,孔颜当之亦则藏。

思君思君白发长,乘彼白云归故乡。

我所思兮阳明麓,空山无人又多木。

大惊春云鸡升屋,泉鸣琴兮山鸟歌。

山人负喧与鸣犊,嗟此乐兮乐无殃。

我不归来君耻独。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所思三章》(2)

“序,我所思,念友人也。予与阳明子,石龙子为道义之交。中虽有离合而此志不移。今阳明逝去矣,而予与石龙独存。因其来使,辞去见情焉。”

我所思兮在天台,抱耿介兮蔑脂事。

立帐望兮渺予怀,烟霞合兮午不开。

望不见兮登日台。

我所思兮在雁荡,两亭翼兮倚云嶂。

一眠云兮独伥伥,三关闭兮独北望。

闭三关兮坐惆怅。

我所思兮在越台,多修美服兮怀天才。

逝化碧兮兰亭偎,骑黄鹤兮去不回。

廿年不见兮使我心哀,寥寥宇宙兮负荷者其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湛若水创作的《我所思三章》之一,是在王守仁死后不久所作。诗歌体例采用了屈原的骚体,内中已经是隐含着对王守仁之死的愤懑之情。但在当时,朝廷没有对王守仁定性之前,他也不敢直接将自己的不满诉诸言语之中,只能够采用较为隐晦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寄托自己的哀伤和愤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294评论 0 18
  • 九月十七日。今年秋天最有趣的事就是捞菱角了。小池塘里长得满满的,全是菱角的叶子,一片挨一片,一团挤一团,几乎把水面...
    柿子树在来鹤台阅读 406评论 0 1
  • 我的父亲姓李,排行老幺,据说是我奶奶四五十岁才生下来的小儿子,所以在注重辈分关系的河南,我的父亲有着和他年纪并不匹...
    二两兄弟阅读 371评论 0 0
  • 一段不可未知的婚姻. .....这一年,过得很幸福,很快乐。有爱人的关心,问候,保护,顿时觉得自己,在这一生很美好。
    happy_19bf阅读 13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