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字——知行合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元素之一文字(汉字)更是历史悠久。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之一,距今已经6000多年历史,从最早的图画转变为笔画,历经数千载演变,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最具象的象征之一。随着时代演进和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汉字也与时俱进,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最近两天,我被几个词搞糊涂了,傻傻地分不清“感恩”、“感谢”、“感激”几个词的区别了。这几个词的使用无外乎与主体关联,谁向谁因为某事“感恩”或“感谢”或“感激”,似乎很容易分清。但是,何时何地?主体是谁?应该不能混淆了,否则一些有文化的人该笑话我们忘本了,主次搞错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字用错了,我想,会给祖宗丢脸的。

        今天还听了一个词,叫“梨花带雨”。不知为何,我一下子想到了“雨打芭蕉”。说有人哭得莺莺燕燕似梨花带雨,有人哭得鬼哭狼嚎像“雨打芭蕉”。人与人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古时候讲究相貌、学识、家庭环境,现在还讲究人种、民族、文化等等,但我觉得,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实在是有道理极了。

        我是双鱼座,天生就是懦弱、优柔寡断。也曾努力想通过读书、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果敢刚觉。然而,愿望很美好,现实太骨感。真正遇到事,依然是扭头就跑,毫不含糊。好在汉字里有许多为我伸张正义的文字,比如“三思而后行”、“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些话,为我平添许多力量。

       我感恩老祖宗有先见之明,啥人啥事都有个合适的说法。在这里,我这个“感恩”用的合适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