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阅文章:《千辛万苦,我终于成了公司工资最低的人》
看到这样的标题,忍不住思考,我是不是也属于这一类人!
作者的朋友本科毕业后,就在一家大型零售企业工作,做品牌营销。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所以做得格外带劲。
每天都非常忙碌,从早忙到晚。然而季度的排名出来,整个部门,她倒数第一,收入自然也最低。
看似属于个人职场的故事,却从故事里中看到了一部分人的影子,因为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明明就是很忙碌,但收入却是最低的。
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反差,作者给出了答案:“有时候,你的太勤奋,实际上也是一种偷懒。”
指出了真正的勤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1.真正的勤奋,不是重复做一件事
这里指出职场中的勤奋,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肢体勤奋,体现的是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上。
另一种勤奋是思维勤奋,有更高的要求。摆脱惯性思想,把事情做得透彻,树立精准目标,开拓新渠道。
2.肢体和思维并进,才是真正的勤奋。
有些人在工作中确实很勤奋,可却看不到有什么大的改变。没有进一步的思考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就是一种瞎忙。
3.真正的勤奋绝非单打独斗
作者借用了稻盛和夫的话总结boss们应该具备的五种能力来说明,优秀的员工也有一些相似的特质。
指出职场的真相:有些人平时兢兢业业但就是不合群,喜欢单打独斗,最一直成不了管理层,也拿到高薪。
公司经营的本质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体力量的体现。
4.埋头苦干没有用,你还得让人看见
不得不说,在得到提拔之前,可能一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解:觉得只要努力,领导一定会看见的。
可现实往往是这样,你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同时也要让别人有发现的机会。
就像作者说的:“你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这样才能在职场顺风顺水,拿到应该属于你的东西。”
该勤奋的时候勤奋,该表现自己的就要去表现自己。
5.勤奋的内涵,应当是一种自律
作者用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被领导批评之后,开始发奋自强,为了完成这个月的销售任务,加班加点。但到了下个月,连早起都做不到。
真正的自律应当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想法,而不是被别人追着跑。跑跑停停,最终有放弃了。
感受:
有时候高薪并不意味着工作越久就越有利,而是一个人的思维与肢体并进的结果 。
比起每天规规矩矩完成工作,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行动,收获大有不同。
记得领导曾经对我们说过:“如果不提高专业能力,不管工作多长时间,你还就是看孩子罢了。”
听着很扎心,但现实就是如此。你越是专业,越是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总之,不要等到倍感压力了,才想要奋发自强,时间可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