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这项工种的出现,其实不过短短十几年。而这十几年,是与互联网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因此说运营脱胎于互联网一点儿也不为过。
在现有的互联网世界里,“运营”涉及的范畴之大,让运营的概念在很多人看来显得云里雾里。推广投放、活动策划、内容制作、数据监测、用户管理、客服……只要是听起来“我也可以做”的工作,似乎都可以往里面填充。几乎每一个被称为是“运营”的互联网从业者,身上都会背着不止一项工作内容。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要从互联网这个大环境看,二则是要从运营本身的属性来看。
首先,中国人口数量众多,社会形态更多样,用户属性和行为习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再到四五线城市再到乡镇县城,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性。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二十年时间里,以绝对的速度覆盖到这群庞大用户,这其中就涉及到其内部操作模式需要因地制宜来进行裂变,以满足不同属性用户的需求。因此,运营自然需要根据其所搭载的互联生态来产生不同的工作内容。
其次,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产品/服务触达用户的路径,或者说原本产品/服务触达用户的路径上出现了无数干扰因素。比如信息流通速度和信息数量进行质的飞跃之后,让流通在卖家之间、买家之间,以及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息都变得更加数量庞大并且性质多元。伴随而来的是同类产品/服务的不断出现和用户可选择空间的持续变大。如此剧变的环境下,“运营”应运而生,要求用一切可能干预手段,让用户和产品/服务之间发生良好甚至卓越的关系。
而在这些思维逻辑背后,运营的具体工作却是无法用一个“标准答案”概而论之答。只要市场和需求还在变动,文本框架(狭义上可以理解为JD)就永远也固定不下来。所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长时间以来“运营”都被视为是一门“玄学”。
尽管如此,也绝对不代表运营人的日常工作就是打杂。
做运营,你必须知道这些东西
PART1:运营的职能划分及其具体工作
运营是一份相对细碎的工作。具体到运营的分类,就目前而言,互联网行业有一致共识的是4大运营职能: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和产品运营。在这些细分职能下,运营们的工作各有侧重。我们通过一张图来进行解读:
当然还有一些特别的互联网的运营岗位(纯黑色字体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歪门邪道式的运营,比如刷量、刷榜、刷评论、各种论坛灌牛皮癣小广告、群发私信等,类似手段败人品不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在破坏市场规范和行业规则,所以一定要谨慎使用。
也就是说,运营人的工作职责会有很多细化分工,各自的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一个运营人,都在创造价值。
PART2:区分并了解运营与市场、销售之间的关系
对于很多初接触运营的人来说,运营、市场、销售之间的职能分工经常让他们一头雾水。但实际上,我们将运营看作一本「产品手册」就会恍然大悟。我们用一张图进行解释:
在运营&市场这一对关系中,运营的角色就是一本「产品使用说明书」,运营为市场提供宣传卖点并且提供产品功能描述;而在运营&销售这一对关系中,运营的角色就是一本「产品售后保障书」,来提供新的产品服务保障和使用帮助。运营始终围绕着产品进行活动,通过对产品进行解释和包装,最终在市场和销售的帮助下,让产品和用户发生关系,并负责此后的一系列跟踪服务。市场、销售、运营之间的相互反馈,共同把这份「产品手册」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