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方法有哪些?

1、护发:头发是人体健康与否的标志,头发是否乌黑、润泽、柔韧、茂密,与血、肾、脑有密 

切关系。因此,除生活上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情绪上保持开朗豁达、从容乐观;饮食上注意 

营养以外,还应经常梳梳发,按摩几下头皮。隋朝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千过梳头 

,头不白”。明代《摄生要录》也讲:“发多栉,去风明目,不死之道也”。栉就是梳头发,多 

梳发能清头明目,疏通血脉。具体方法是,每日早中晚,以十指代替梳子,自额骨两眉内梢处抓 

起,经发际、前顶、头顶到后脑发际处,由前往后反覆数十次至百余次,若能坚持数年之久,能 

使白发变黑,稀发变密。

2、叩齿:自古以来,中医就非常注意保护牙齿。“齿者肾之标,少长别乎此,盛衰见乎此也” 

。说明牙齿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强弱关系密切。固齿首先要护齿。唐代《千金要方》讲:“食 

毕当漱口数过,令人口齿不败口香”。主张饭后要漱口。元代《饮膳正要》说:“清旦用盐刷牙 

,无齿疾”。则比漱口又进了一步。但这些均是口腔卫生护齿法,比护齿更要紧的还在于保健叩 

齿固齿。晋代的葛洪讲:“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隋代巢元方也说:“鸡鸣时,常叩 

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其方法是,清晨或睡前,口唇轻闭,然后上下 

齿有节律地互相轻轻叩齿。至于叩的次数多少为善,当因人而立,大可不必拘泥古人之说。常叩 

齿可使牙齿坚固,促进消化,预防牙病。

3、健脑:中医认为:“脑为神之本”,“脑为元神之府”。“神”,中医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 

。因此健脑养生目的在于保持“神明”(思维)的健康。但是,脑与肾的关系密切,脑的思维活 

动敏捷与否,依赖于肾精的充养。中医有“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之说,就 

说明能善养肾精者,才能健脑全神,推迟人脑的衰老。显然,这里又强调了节欲保精的重要性。 

其次,用脑要适宜。汉代的司马迁曾说:“精神不用则废,多用则疲”。若善于用脑,则可提高 

智能,使思路敏捷,至老也神清智聪;过于用脑,情志刺激过度,则精神思维紊乱,促人早衰。 

再有,食补与药补也是中医所强调的健脑措施之一。一般多用鱼肉禽蛋以养血补髓;用核桃、黑 

芝麻、桂圆肉、大枣等以益智宁神;用肾气丸等补肾固精。后人曾据古今中医文献,编制一套简 

便易行的脑保健操,分吐纳、梳发、揉太阳穴、拿肩、摩面(脸)等教节,因限于篇幅而不细述 

4、摩腿洗足:步履稳重、行走从容不迫与否,是衡量老人健康与衰老的表现。欲话说:“人老 

腿先老”。因此,古人比较注重腿脚的活动和护养。腿脚活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早晚饭后散散步 

,能起到活血通络,活动关节,助脾消化,强健腿足的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一)中风门 、(二)风痹门、(三)心腹痛门、(四)霍乱门、 (五)呕吐门、(六)气门、 (七)痰饮门、...
    孙文竹阅读 8,474评论 0 2
  • 一、每天日常 1、大便——晨起最佳; 2、开窗换气——9~11时和14~16时; 3、锻炼——15~16时或晚间;...
    潇湘妃子JC阅读 3,751评论 0 1
  • 叩齿吞津养生术 “叩齿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古谚语曰“晨起,叩齿三百响,齿坚固”。 唐代名医孙...
    闻思修1965阅读 13,821评论 1 5
  • 中医养生叩齿能健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中医养生叩齿能健脾胃表现为两个方...
    刘意强阅读 3,526评论 2 2
  • 乾隆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的十六字: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为:齿常叩,津常咽,耳常...
    水晶蝴蝶_3bca阅读 3,043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