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的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观念。论语里面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短,但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非常的深厚,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发。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先提及论语,我们便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儒家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13年。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在古代尊奉为“天纵之圣”后被称为至圣。
主要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人即是每个人必须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他提倡立足于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以教化的方式表达到治国的目的。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是孔子的重要的思想内容。孔子最崇奉的是周礼。孔子主张以礼义来规范人欲,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你的要求。其中三纲五常成为中国儒家论语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比如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级关系,哦,仁义礼智信强调的是个人的品德。
论语对于教育也有非常大的贡献。孔子最早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跳舞类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类别。体现了教育的人人平等的观念,有利于学术下移以及学术的流动性。因材施教指的是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必须对学生的个性了如指掌,要集体教育以及个别教育相结合。也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美女中提及最多的是学与思的重要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五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都主张把学和思相结合起来,才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孔子也非常注重君子之道。是非常注重对其弟子品德操行的培养。教育弟子克己复礼。力塑造君子这一理想的人格范式。孔子提倡乐道是君子的境界追求。因此,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于浮云。弘毅是君子意志的保障。孔子的弟子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要追求和践行君子之道,就必须有刚毅顽强的意志。
论语是文学经典,在经典中我们可以学到,懂得。与世智贤唯有学习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从中学到许多的乐趣,也就不亦乐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