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十个微信群中,我表达欲望最强,说话也最随便的群,是“三个王家媳妇”群。其它的群,我基本都在潜水,露面时大多都是完成任务后的接龙。
顾名思义,“三个王家媳妇”群的成员,是三个女人,且嫁的老公都姓王。
另两位的名字我记不住,因平时都以“XX妈妈”相称。可见,是孩子把我们三个妈妈维系在了一起。当然,这只是起因,能长达八九年热聊不断,靠的绝不只是孩子,而是“臭味相投”。
我们仨相识于孩子上初一时。作为家委会成员之一,我们有幸多接触了几次,从此成为一生的朋友。
朝宇妈妈是个热心肠,因开着记账公司,广交朋友,没有她不认识的人,也没有她帮不上忙的事。与她人人称赞的好人缘相比,她更为自豪的是她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也就是朝宇同学。
朝宇长得瘦弱,但成绩强悍,从初一到高三,基本霸占级部第一名,这也给妈妈带来了更大的人气,家长们经常慕名向朝宇妈妈请教教子秘方,更有家长想方设法假期把孩子送到朝宇家学习。
朝宇妈妈跟相熟的家长开玩笑说,没办法,基因好,我当年数学也嘎嘎滴,因为家里穷,为了省学费才上了师范,因为姊妹多需要帮衬,我才转行开了公司。
朝宇妈妈确实是顾家的人,姊妹六个,她自己出钱给家里建了大房子,平时爹妈的吃喝用度,基本全包,姐姐的孩子上大学,她包学费,弟弟家生孩子,她出钱出力伺候弟媳妇坐月子。她说,原生家庭把她逼成了“女强人”。
孩子上高中时,我们都租房陪读,朝宇妈妈时不时发个微信:晚上接孩子时找我昂。我不用多问,就知道她又给我带了好吃的,今天是自己烤的蛋挞,明天是她烙的牛肉饼。我礼节性客气一下,她就嗔怪:我说给你吃了吗?我是给俺儿子他女同学吃的,谁让涵(闺女名字)那么讨我喜欢。
另一位是彦博妈妈,我们偶尔在群里调侃她是“胖公主”。跟我和朝宇妈妈的村姑身份不同,彦博妈妈出生于教师家庭,是个娇娇女,快当婆婆的人了,还经常回家撒娇,让老爸给她做爱吃的菜,连儿子上大学的学费,她也半真半假地跟老爸要,给少了还撅嘴抗议。
会撒娇的妈妈,培养出了一个憨厚的儿子。彦博长得又高又壮,性格呆萌,因课堂上回答问题老是慢半拍,经常引得哄堂大笑,让老师哭笑不得,但这不妨碍他成绩出类拔萃,排名经常紧跟在朝宇后面。
别看彦博妈妈在家娇纵,在公司可是雷厉风行的女高层,是当地知名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她有超强的识人认人能力,初中时,只去班里看了两次午休,开家长会时,便能凭着座位分清是哪个学生的家长。
也就是说,短短一个学期,彦博妈妈便认识了全班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这让我这记性差又脸盲的人惊叹不已。
我跟彦博妈妈的熟知,是我家闺女跟她家儿子曾经是同桌,两家住的小区又离得近,晚饭后偶尔约着一起散步。每当我因啥担心时,她总会说“不要紧”。“不要紧”这三个字,从她的口中说出,会给我很大的安全感,支撑我度过了好几个难关。
跟朝宇妈妈走近,除了她自来熟的性格,还因为我帮她写过在全校期末大会上的讲话稿。她教育出学霸,却由我写经验,回头想想,我也太不自量力,但既成事实,就原谅自己当年的“年少轻狂”吧。
当年朝宇妈妈跟我俩组群时,是这么要求的:班里三个姓王的孩子,必须一二三名排起来昂。可惜,一直到初中毕业,她也未能实现心愿。
不过她现在转移了方向,自家孩子要出国读研读博,就时不时在群里撮合我跟彦博妈妈成为亲家,说两个孩子怎么看怎么般配。我也在群里逗她俩,说不管跟她俩谁成为亲家,我会是个合格的丈母娘,不要彩礼一起买房,还能承包看孩子,她们只负责赚钱就行。
近期,朝宇妈妈的撮合有了一定的成效,彦博妈妈知道儿子跟本校女友分手后,在家极力怂恿儿子追我家闺女,说涵是她最钟意的儿媳人选。彦博说:我早就知道你喜欢,但别难为我了,我俩不是一路人。
回家问涵,跟彦博有无可能,涵说:一个耍孩子,结了婚恐怕连物业费水电费都不知道交。
真可惜,这对曾经关系不错的同桌,长大后互不感冒。
儿女的缘分浅,但不影响妈妈们的情分长,我们的群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