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姜堰“大阅读”的故事
阅读, 是最基础、最根本、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教育。因此,理想的教育,应当从阅读起步。
如果把新教育的十大行动比作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那么阅读这条线可以把这些行动串起来,装点教育的理想模样。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着,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也演绎了一个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一)“你们除了有高考,还有什么?”
2004年,姜堰诞生了新世纪以来的首个省高考状元——钱亮。
也许,这个状元的产生真的有些偶然,于是姜堰教育人便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异常兴奋起来,就连政府领导也在各种场合言说着姜堰教育的骄傲。区域外的同行从内心并不真的认可,甚至于当年所谓“县中模式”的讨论,都带有对姜中之类苏中地区高中的声讨、质疑的味道。
我们还清晰地记得,在泰州市的一个研讨活动中,一位省内知名专家毫不留情地追问道:“你们除了高考,还有什么?”言外之意,我们高学率、状元完全是以大量涮题、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获得的。教育同行的不屑,专家的质问,深深地刺痛了我们。
为什么我们能赢得高考却不能赢得尊重?我们在深刻反思中幡然醒悟,如果没有分数,我们过不了今天的关;如果只有分数,我们过不了明天的关。在现实的语境里办学校、办教育,总让人有一种撕裂感,一端是教育理想牵引着,另一端是世俗功利在拖拽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明智之举。
于是,姜堰教育人在苦心寻觅着一盏既能温暖现实又能照亮未来的灯。正是这个时间节点上,姜堰有幸成为全国第一个新教育实验区。我们凭感觉判断,新教育所倡导的“营造书香校园”行动,既能带来成长又能带来成绩。这么多年的大阅读实践证明,牵住阅读的手,完全可以优雅地跳一场“带着镣铐的舞蹈”。
今天,如果再有人问我们除了有高考还有什么,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大阅读行动烛照下基于教育原点的思考与建构,有区域教育气质的深刻改变。
(二)5000元的草房子
相信只要看过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本书的孩子,心中都刻印着一个草房子的意象,都会期盼着看到草房子的样子。
我们的实小城南校区还真的为孩子们建起了一座草房子,一共花费了5000元。与那些豪华的雕塑比,这个草房子也实在是太土了,但孩子们在乎。如果让城南孩子向别人炫耀学校有什么好玩的“景点”,他们一定会首先想到草房子。
在城南的校园里,《夏洛的网》中的那张网被编织在了一个走廊的拐角处,与《绿野仙踪》关联的稻草人站立在小农场里,还有一棵树被装扮成了“过错树”,上面挂满了孩子们的过错瓶。如果,学校在成长礼、毕业礼把这些过错瓶埋藏起来,并与孩子们约定,二十年、三十年后再来开启,那么这些孩子对学校的依恋感、归宿感该有多强。
在罗塘校区的校园里也有不少与经典名著相关的校园景点,比如藏着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森林”,用来做优秀作品推荐导读的“转经筒”等,这些都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新教育提倡“文化为学校立魂”。文化是什么?用美好的事物引起改变。城南、罗塘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启示我们,心里装着孩子,才会站在儿童的视角建构;书香是校园最迷人的味道,我们必须要有向书香要学校文化品质的思维。
教育就是唤醒。把经典名著中的那些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孩子生活的校园里,能够唤醒更多孩子的好奇之心,吸引他们走进经典,回味经典。文化景观要有“故事”,让学习内容在校园成“象”、成“型”,成为课文掌故、历史经典的再现、延续和创生。
当校园的景观成了孩子们的心心念念,儿童也就真正站在了学校的正中央。
(三)潘兆良和他的“童画整合课程”
去年以来,白米小学的潘兆良凭借“童画融合课程”,可以说出尽了风头。2016年新教育年会上,该课程被评为新教育年度十佳卓越课程;2017年10月,他获评南怀瑾乡村教师奖(全国仅15人);2017年11月,他又被中国网教育频道评为“中国好教师”,并赴钓鱼台国宾馆授奖。
据潘老师说,这个课程的创生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作文课上,面对那些怕写作文的农村孩子,潘老师说:“不会写作文,画画应当会吧,那么就请你们把要说的话要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孩子们就被潘老师“哄”上了先画画再用一段话写个说明的作文之路。
如此边画边写的作文教学探索,让这些农村的孩子不仅迷上了画画,也爱上了读书与作文。后来,潘老师又带着孩子“童画名著”“童画古诗”“童画中华传统美德”“童画核心价值观”等等,实现了语文教学与多个学科的跨界融合。
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学校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没有课程支撑,“大阅读”之路无法行稳致远。这些年来,我区不少学校聚焦“大阅读”,研发了形式多样的“卓越课程”。城南校区的“手指上的阅读”,让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将文学作品中的生动画面,制作成手工作品,实现了从浅阅读向深度阅读的掘进,《人民教育》专题作了介绍。东桥小学集团“三请曹文轩”,终于感动了“上帝”。他们不满足于名作家进校园签名售书、做个讲座这样的低层次活动,而是以课程开发的方式,组织全校孩子共读曹文轩唯美系列作品,请作者和孩子一起在课堂上分享体验、沙龙研讨,放大名作家进校园的效应。二实小康华校园,开发了“一本书的微课程”,在整本书阅读策略上有了系统的研究。
在专注“大阅读”校本化课程创生的同时,很多有改革意愿的老师还在国家课程上动起刀子,让国家课程这道主餐不但有营养而且有味道。如“小古文实验班”“经典诵读实验班”“快乐诗教实验班”等,都不再满足于把教材中的十几篇课文做反复的肢解,而是把海量阅读、趣味阅读带进语文课堂,追求“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意境。
课程的创生,让姜堰“大阅读”从无序走向了规范,从浅水区迈向了深水区。
(四)一本书引发的关于“课堂革命”的思考
“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人的孜孜追求。但是,在眼花缭乱的各种教学模式中,不少人迷失了方向。欲找到课堂革命的出路,得从静心来读书开始,尤其要通过教育经典的阅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思考、追问。
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通过一群教师的手不释卷,感染一群孩子迷恋书卷,带动千万个家庭向往书香,让读书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当更多的教师能够沉心静气地捧读经典,对话大师,聆听心灵的时候,教育就有了超越功利,回归本原,趋向完美的可能。
可惜的是,当下有太多的教师不读书。如果教师的手中只剩下可怜的教科书、教辅用书,课堂怎能不索然无味。不读书的教师,带着一群“不爱学习”的孩子,教师职业怠倦在所难免。于是,我区不少学校借助“大阅读”行动,开始了教师阅读行动。东桥小学校长定期给教师读写班荐书,全校共读美学系列经典,开启了审美课堂的探索。桥头小学的教师“第九小时”,让教师在共读共写中彼此映照,寻找共同的语言密码。
2017年,姜堰有很多教师都在读《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这本倡导学习共同体的著作,让不少老师找到了当下课堂高耗低效的症结: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发生。教师们在随后的读书心得交流、沙龙研讨等环节中,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课堂的革命,必须聚焦于学教翻转,把课堂让位给学生。
康华郭建珍、城南袁小芬等一批老师,在领悟了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的实质要义、操作要领后,率先革起了自己课堂的命,构建以倾听、串联、反刍为活动形式的共同体课堂,让儿童真正与文本相遇、与同伴相遇、与自我相遇,呈现了学教翻转的课堂风景。
改变,从阅读开始。因为阅读,我们相遇了共同体;因为共同体,我们越来越靠近新教育所追求的“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的“三重境界”。
(五)徐秀忠和他的完美教室
徐秀忠,姜堰区张甸初中的一名普通历史教师。农村学校、边缘学科,很容易让一个年轻教师混迹于流俗。然而,徐老师不甘于平庸,他沉醉于新教育的完美教室建设,领着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农村孩子们,一起建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命名七彩班,发行班币,组织每月一次的跳蚤市场,用镜头记录孩子们的瞬间,在班级公众号分享学生的成长轨迹,他让这个班孩子们平凡的生活,多了几份斑斓色彩。
徐老师所带的班级于2015年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2017年他本人再度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十佳榜样教师。一个农村教师两度成为全国新教育十佳,实属难得。
完美教室建设与营造书香校园一样,都是新教育基础行动。这几年,我们除了扎扎实实推进大阅读之外,在完美教室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并努力寻求这两者之间的融合。因为我们体认到,不同的教室、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学生,教室的意义——学生的未来所在,教师的幸福所在,学校的质量所在。
在完美教室建设所有标准中,我们最在乎的是班级里有没有一架让学生惦记着的书。我们见过不少这样班级的图书柜:整天用一把锁锁着,作文选之类的书占据了很大比重。当一个班级里,图书柜矮了,里面的书精了,存取自由了,阅读习惯的培养才有了可能。阅读,是完美教室里最迷人的风景。
在读什么的书问题上,我们坚决鄙视让学生多读甚至背诵大量作文选以应对考试的做法,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的阅读行为。其实,作家的作文比学生的作文写得好。与其让学生看同伴写的作文,不如看作家写的作文——故事。从故事书里,不仅可以读到故事,还会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思考自己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阅读,是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扇打量世界的窗。
从完美教室里的阅读起步,延展到有品质的学校图书漂流角、师生阅读书吧、星级图书馆建设,我们在追求“让学生与好书零距离接触”“打开一扇门,迎来一群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