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第一天,从捡到他人的手机开始。
本是他人丢了东西,我的心情却愉悦起来,仿佛看到自己丢了手机最后也能得好心人送回来一样。
一个小时内便归还了手机,据说机主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一个大叔过来取的。
收获感谢会感到幸福,这原本也是我做这件事最大的动机,想要被感谢。
人与人的交互产生的情绪是最深刻的,一座孤岛只会走向抑郁。
人最擅长与手机做伴,却会被些微善意感动。冷漠是保护色,谁都想被温柔以待,但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温柔以待,获得温柔最好的方式是给予温柔,但三五次温柔也不一定能被回报一次温柔,甚至还会收获质疑。
但正因为如此,才会可贵。
最近看了一部动漫,《谎颜》。有关于长得丑陋的人遭受了很多恶意与歧视后整容,却沦为整容医生变成植物人女友的替身的故事。
故事目前是这样,后面也许会有更大的反转。
但看到整容成功后的女主在节目上说,我就是一个被他人恶意与歧视逼出来的怪物时,我是觉得可笑了。
如果能够选择,谁都愿意成为那样的怪物,她这样说,能改变什么?
冠冕堂皇的说,人不一定要整容,真正需要修正的是畸形的观念,却在剧集里向我们显示了女主变美后社会有多现实。
如果整容成了一种社会潮流,或者我早已经面目全非,也不会等到与容貌和解的这一天。
与容貌和解,一句轻飘飘的话,连我这样丢进人群里就很普通的女孩子,都用了二十多年才能做到。
这样说也夸张了,我容貌焦虑得少,嚷着减肥的时间多。
但到底还是在意的。
我也感受到过一些恶意,所以无法想象,真正的不好看,究竟遭受了多少恶意。
对他们来说,接纳自己,就像一个笑话,如果能够整容,将自己变成一个普通人,那会有多幸福啊。
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强大起来的人,就会拥有特别迷人的魅力。
我想到了黄渤,但我认为他本也不难看,只是普通人罢了。
这也许是魅力加成?
突然想到的这两个观点都好悲观啊。
就像我看到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些悲剧没有解,是个死结”。
写完这段字,外头的雨大了,连带着好心情也平静下来。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