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堂极简物理课》

作者: 卡洛·罗韦利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离开物理专业也快有10年的时间了,这次拿起这本书想来一次怦然心动,却发现很多东西已经捡不回来。

而且书很薄,是从加入读书群以来看的最敷衍的一本了吧。

(一)

提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提出“引力场”和”空间“是同一种东西。空间不再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的东西,而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之一,一宗可以波动、弯曲、变形的实体。

记住,空间是可以弯曲的东西。

(二)

20世纪的物理学两大支柱,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广义相对论,一个就是量子力学。这两个理论都告诉我们,自然的细微结构要比我们看到的更加微妙。

(三)

这节讲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过程。从一开始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后来逐渐天圆地方,再到后来知道了地球是圆的,然后围绕地球有行星旋转,又认识到太阳才是中心,再后来原来这只是银河系的一个小点,银河系之外是整个太阳系,而太阳系外面又有很多个“类太阳系”。这样看下来,我们小的连尘埃都不如。所以以后有什么大事,可以想一下我们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是多麽的渺小。

(四)

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例子——夸克构成。夸克能够跟质子和中子里黏在一起,还需要一种”胶子“的粒子。所以,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电子、夸克、光子和胶子构成。这些构成了物理学中所讲的”基本粒子“。

(五)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这两个理论不可能同时正确。(然而太久没有接触物理了,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虽然这两者能够解释和延伸出很多正确解释物理世界的理论,却无法同时运用。再到后来,有了”圈量子引力“这个研究方向。它试图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

(六)

解释了热是什么东西。原来一个东西发热仅仅是因为其中的原子运动速度更快。原子核原子团组成的分子处在不断运动的状态中,它们快速运动,震动,跳跃......冷空气之所以冷是因为空气中的分子跑得比较慢。

我们也都知道,热量总是从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上。这个过程为什么是这样呢?为什么不是相反的呢?一个叫玻尔兹曼的人提出,这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有可能热量会遵循热到冷的传递,也有可能是冷到热。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七)

好奇心,是驱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这章说了很多,没看懂。

说到人类可能在这个星球上存在的时间会很短暂,相对于很多物种来说。因为人类作为一个智慧的物种,对于现在对地球的虐待都选择把头埋进沙子里,有些可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