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1898 创新大赛·人工智能专场 (泉州杯)初赛评审工作指南

一、总体情况

本大赛总计报名项目169个,其中169个项目通过资格审查进入初赛

评审。各赛道项目数量为:AI基建赛道20个;AI应用赛道87个;智能体

赛道24个;具身智能赛道35个。其中,北大项目134个,包括北大校友

项目79个,北大在校生项目55个;泉州项目35个,包括泉州创业者项目

13个,泉州就业者项目7个,泉州高校师生项目15个。在组别上,创新

创业组83个,创意成果组86个。

二、评审周期

即日起-2025.8.14

三、评审方式

初赛统一为线上评审,由评委以参赛项目在官网提交的材料为依

据进行评审,评审网站:

http://siecomp.pku.edu.cn/interview/login?pn=beijing

根据各赛道项目数量,本次评审共分为4个评审组。

四、评分标准

评审内容

商业价值:(创意成果组、创新创业组)

10%,30%

1、商业模式。该项目的商业模式设计是否完整、可行,

2、产品或服务成熟度及市场认可度情况如何。

3、产业发展。项目团队是否充分掌握所在产业(行业)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产业趋势、产业政策等情况,同时具备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精准把握目标市场的特征与需求等情况。

4、成长性。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持续快速成长。现金流及融资。关注项目已获外部投资情况、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情况、企业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

5、经营绩效。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

项目创新(创意成果组、创新创业组)

40%,40%

1、问题导向。项目遵循从创意到研发、试制、生产、进入市场的创新一般过程,实现从创意向实践、从基础研发向应用研发的跨越。

2、目标导向。团队基于专业知识,运用各类创新理念和范式,解决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3、创新成效。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4、创新领域。该项目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

团队情况(创意成果组、创新创业组)

30%,20%

1、团队背景。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能力、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重点考察成员的投入程度。

2、组织架构。团队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情况。

3、外部合作。创业顾问、投资人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社会价值(创意成果组、创新创业组)

20%,10%

1、就业影响。项目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行业影响。项目对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3、社会发展。项目在解决社会问题或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程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