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杀毒软件

from: 原文链接

最早接触接触到的杀毒软件应该2000年之前的KV300。还记得当时机器中病毒崩了开不了机,好不容易搞了一叠3.5寸软盘装的KV300。插进A盘“ge zi ge zi”的引导机器启动,成功的干掉了该死的病毒,年幼的我第一次感觉杀毒软件这么神奇,简直是电脑的守卫者。

一次不知道怎么手贱,插了有毒的3.5寸盘,机器又挂了,KV300也不顶用。从父亲单位搞来了Norton,也是一叠叠软盘,成功解救了中毒的机器,国外牛逼的杀毒软件又刷新了我的崇拜之情。之后在联想XX套件里见到的low暴了的OEM版瑞星,还是2000年之前的版本,基本没啥鸟用。PS:当时的Panda AntiVirus也不错。

用过的第一个带实时保护的杀毒软件是“亿阳pc-cillin”,准确的说应该是趋势的产品,但是当年打的是“亿阳”的品牌(好不容易搜出来的新闻稿 乐亿阳推出杀毒升级版                                                                                _天极网 就是这个版本)。记得安装的时候还要扫描下我的硬盘,确保没病毒才能安装。

再次给我惊喜的杀毒软件算是NIS(Norton Internet Security)了。新装了NIS,刚开始没觉的有什么特殊。一次当我在turbo pascal下debug一个竞赛题,怎么都出错,编译不出来exe,原来是NIS把从来没见过的新出现的exe立即隔离了。第一次见到将文件信誉引入到了对未知程序的查杀。

360的出现算是开启了流氓杀毒的新时代,自此以后国内各家杀毒软件都是走娱乐流氓路线,装了就卸不掉。我也将360全系列软件列入了黑名单,个人电脑坚决不装。没过多久,就变成了怕的不是中病毒,而是中杀入软件。一旦中了一个杀毒软件,整个电脑都被强奸,各个操作入口全是。C端的安全软件变成了强奸用户的利器。按理来说杀毒软件应该是电脑的保镖,无形的守护,天天从电脑蹦出来干嘛。

巧合的是这么多年后我竟然接触到要做一款PC安全软件。当然了,从公司的角度或者“产品”的角度,需要一款软件更高的曝光率,控制用户的入口,给用户带来所谓的“安全感”,提升“日活”。C端的安全软件已经不再是安全软件,只是一个需要曝光的工具。对C端安全软件的思考已经不再是怎样解决用户的安全问题,而是怎样让用户更多的开“工具”,更多的停留在“工具”中。

接着搞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道他最近怎么样过得还好吗?2017年的春节,在黑夜里,我一个人的时候,当回想起曾经的一切,我的心竟然还是...
    浩然君阅读 1,066评论 0 0
  • 不知不觉,大学生活已经过半了,却貌似觉得有些遗憾,回收上个学期,一直忙碌各种事情,压抑许久的那个飘荡的心终于...
    习惯了飘阅读 1,0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