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多钟,东方已经出现了一抹云霞。照例早起出去运动。什么事只要养成了习惯,不做,心里就不舒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多年来,好多事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读书,一个人逛商场,一个人散步,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想心事。没有人打扰,也不用迎合别人,很轻松、很自在。至于周围人怎么看,不必在意。
和同事相处,低调内敛,不多事,工作做得让领导没得挑,又不居功,不讨好。所以几十年的职场生涯,虽然平平常常,倒也从从容容。
我开始工作,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候,县城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有许多民办老师,学历不达标。他们参加入学考试,脱产在我们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取得中师毕业文凭,学历也就达标了。在校期间,可以参加招教考试,考上后,即成为正式的公办教师。所以,那时候工作忙忙碌碌,每天都要上课,没有时间,也压根没有意识,去考虑快乐不快乐、如何让自己快乐的事。
几年后,所有小学老师的学历都达标了,学历补偿教育也就结束了。再培训老师,内容变了,培训方式也变了,通常是教育局安排暑假集中培训,偶尔也有寒假培训的时候。曾经有一年,暑假过后开学的那一个学期,每周末对乡下小学老师进行培训。全县十几个乡镇,我们的老师,在几个月时间内的周六、周日,走了个遍。不过个人觉得培训效果并不好。老师们平时忙工作,周末了,还需要有自己的家务要做,以及休闲娱乐的时间。
后来网络培训越来越多,自己年龄也大了,工作相对清闲了些,我便有时间去寻找、并且乐于寻找一个人的快乐。这时候,我迷上了写毛笔字。虽然没有老师可请教,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是跟着字帖一笔一划地描摹,但就是享受这个写字的过程。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着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喜悦。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每当我写字的时候,我的内心平静、愉悦。专注在写字上,我获得了自己的快乐。
上班的时候,一直不喜欢闲聊,有时候又不得不为之。过后又总觉得没意思,不如自己读会儿书,写会字。喜欢和同事保持淡然、友好的关系,谈得来了,就多说几句,即使真正的朋友,表面上也没有过分的亲密。
我有位朋友,我俩性格相似,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已经将近四十年了。私下里我们很谈得来,是彼此会真心为对方提供帮助的人。后来她调来我们单位,我们成了同事,又在一起工作了二十多年。退休前的一年多,科室调整,我们又坐到了一个办公室。偶尔谈起,在场的两个同事都很惊讶于我们的关系,说这么多年来,真没看出来我们竟如此亲密。
同事朋友之间,各自安好,学会一个人快乐,偶尔分享彼此的快乐就好。不必经常黏在一起,得有适当的边界感。如果是那种看似表面和谐,好得蜜里调油,在一起似乎很快乐。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彼此各怀心事,心里不痛快,那又何必呢?
所以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三观不同,兴趣爱好各不一致,不必因为要显得合群而非往一块凑,这不是谁是谁非的问题。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似乎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只有与人和睦相处,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闲聊,一起欢笑,与他人分享快乐,快乐的价值才会被放大。但是个人认为,“众乐乐”一定要看和谁,并且适当“乐乐”就好,不要太消耗自己。
叔本华说,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所以人在人群中是很难做自己的。人生短暂,在短暂的一生中,最该取悦的是自己。所以,人生有众乐乐的热烈,更要有独乐乐的清静,学会独处,学会一个人快乐,方可令自己心性周全。
几年前,两位同事先后找到我,说她们想成立一个读诗、学诗小组,邀请我加入。准备再联系几个人,大家工作之余,共同读诗、学诗,还要拍视频什么的。我内心非常认同,这可比闲聊、八卦好太多了。虽然我知道我拒绝,她们会不高兴,但我还是明确表示了,我不会加入。
我拒绝的理由是,这段时间比较忙,并且正迷着练书法呢,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说的是事实。之前,有次和女儿在电话中聊天,忘了因何缘故,谈论起了中学时的一篇课文,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女儿说她正好有一本张岱的小品散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里面的文章都不长,风格很清新。送给我,要我有空的时候读一读,就通过快递寄给了我。所以我那段时间,上班不忙的时候,就是沉溺于读这本书和练书法。
不过我还有内心的想法,并没有说出来。作家林清玄曾说:“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独醒,是不为众乐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我清楚地知道,同事所说的那种学习方式不适合我,我不想受制于人,学什么、怎样学,我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顾及面子,加入她们,我会不快乐。
何况我和两位同事不是同一类人。不是说同事不好,反而两位同事还都是相当有正能量、可以主事的人。而我则比较淡然,平时总觉得一个人是否能改变,靠外力不行,除非他自己能从认知上决定要改变,并且有改变的行动。因此不喜欢影响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影响。或者说自己从来没想过去控制别人,但也从来不喜欢被别人控制。一旦加入任何群体,就要接受约束,这是规则。
一个人的快乐在于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的个性和喜恶才能无拘无束地抒发,这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这种体验也才是真正的快乐。
而且当你学会了一个人快乐,这种快乐真的是触手可得,随时随地都可以体验。并不是说你一定是事业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赚了多少钱才快乐。而是一个人的时光,只要意趣高远 ,再平凡的日子,也能充满乐趣,充满快乐。
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就藏在琐碎的平凡中。简单的一日三餐,亲手烹饪,心怀感恩,慢慢品尝,都是快乐。每天收拾屋子,心和环境相互成就,抛洒了汗水,换来了屋内清清爽爽、窗明几净。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喝茶,清静自在,内心自然安宁又欢喜。
公园散步,花草树木之中,亦得自然之趣。目之见耳之闻,阳光明媚,鸟语蝉鸣,更可以对花言笑、感受风的吹拂,赏云卷云舒。驻足凝望,湖水悠悠,仿佛听到了草儿生长的声音。这情景,一个“快乐”都不足以形容。
学会一个人快乐,并非要做个脱离尘世的人,不是没有朋友,也不是没有友爱的。而是说,快乐要向内求,内心真正的快乐,只有自己能给予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大多数的时光都是自己与自己做伴,没有一个人能永远陪伴着你,也只有自己才能取悦自己。
当你明白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学着与自己相处,保持身心的和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书,看自己想看的风景,学会一个人快乐。
一个人也可以很快乐,学会了一个人快乐,你会快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