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天添
眼看着小学生涯就要画上句号。可是,总感觉,如果就这样结束的话,未免会留下一些遗憾——毕竟,我们班在小学开始到五年级这五年时间里,并没有过什么能让大家一起参与的集体活动。所以,家委们想法设法要把孩子们凑起来,来一次向全校师生展示的集体演出。
可是,又有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所有人都能参加呢?
于是,家委们想到,来一次大合唱。
这一次合唱是由石墨涵妈妈导演加指挥完成的。从第一次排练到最后演出,我们一直都精神满满。而我,既参加合唱,又担任合唱前小剧的表演。
第一次排小剧是在空军大院的小公园里,在那里我也第一次见到了和我一起演出的田景怡爸爸。我演一名小红军,而他演我的爷爷,曾经还经历过卢沟桥事变。最开始拿到台词,我的心情也很兴奋。还在心里回想着上一次戏剧表演的快意。而眼前跟我一起配合的并不是小孩子,而是一个我并不怎么熟悉的成年人,我也有一点紧张。可是,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感觉这个“我并不怎么熟悉的成年人”其实很好玩儿。因为当时石墨涵妈妈说,这个爷爷应该已经八、九十岁了,走路、说话都要慢悠悠的。可是呢,可能这个“爷爷”还没有找到状态,说话还是正常的语速。
石墨涵妈妈就提醒他说:哎呀,这个有点快呀?
然后这位“爷爷”就很抱歉地说道:“哎哟,我现在可能只有七十岁。”
之后每演一遍,就说一句,“哎,是不是老点了,快八十岁了吧?”
随着排练的累积,我与这位“爷爷”也渐渐熟悉起来,排练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5月30日,是演出前最后一次排练机会,也是全校大彩排。我和这位爷爷站在正式的舞台上也是发挥自如。而且这一次戴上了麦克,熟悉了一下设备,一切状态良好,就等着第二天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了。
第二天,在观众入场之前,我们抓紧时间又走了一遍场,一切都是顺风的。我的心情跟第一次排练时一样,既紧张又兴奋,但我知道,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既然已经辛苦排练了那么多次,就一定不会出现失误。
到演出时,我看了一下观众席,人真多啊!我当时瞬间愣了一下,不知道该干什么。(幸亏那时并没有上台)接着有人给我戴上了耳麦,匆匆忙忙地上台了。我一边往台口走,一边打开了耳麦,脑子里迅速地过着台词和演出的注意事项,我想,第一句一定要放开嗓子,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是我一张嘴就傻了,我的耳麦居然发不出声音,我完全是靠自己的人声,在那么空旷的场子里,面对那么多观众……我当时也愣了一下,瞄了一眼导演组,但之后发觉观众都在盯着自己看,此时在我身边的田景怡爸爸,此时他的声音也传了出来,我赶紧调整心态,几乎是在扯着嗓子大声地喊出每一句台词,好让更远地观众能够听到。好不容易把前面的小剧喊了过去。再之后,回到队伍里,我们全班同学的大合唱唱得很成功。
我下台之后,有点失落,觉得没有人能够听见我,好像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了。可是这时候,田爸爸出现在我身边,说:“我的麦克有声音,你说的话也能从我的麦克里传出去,让大家都能听到。”
我知道田爸爸是在安慰我,因为他的麦克说完第一句之后也没有声音了。但是我还是欣慰地接受了。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是多么的细腻,我们就应该这样互相的宽容体谅。
我感谢这个温暖的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