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有勇气在家过年,待了两天,又回广东了

小铃和我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她放假比较早,就回老家了准备过年。但昨天,她跟我发微信说,她现在在来广东的高铁站了。我很惊讶:你不是回老家过年吗?她说在家里,实在顶不父母和亲戚的压力,再三考虑,还是就自己一个人回广东过年。她接着说,她现在很焦虑,现在三十多岁,没有成家,没有男朋友,也没赚什么钱,对未来也很迷茫......

小玲是我的同学,毕业后又来到同一个城市,所以平时也聊得比较多。听到这样的消息,我感到很唏嘘。现在人的生活物质条件好了,但过年,还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节日。过年,不是一个简单的七天假期,而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快快乐乐地围一起吃东西,闲谈聊天。它和快乐、热闹紧紧地绑定在一起。而此刻,她却自己一个人回工作的城市过年,一定是做了很多思想斗争。我虽然没有细问,但从她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她父母、亲戚对她的生活有诸多报怨和指责,因此她产生了很大焦虑和自责。便做出了只身回粤的决定。我不是当事人,不能自己的理解去评价她和她的父母。只是简单宽慰几句,就结束了我们的对话。

成长

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经历很多不愉快的经历,焦虑、迷茫、恐惧、自责这些负面情况像黑洞一样把人吞噬。如果处理不好这些情绪,也许我们就没有往前走的勇气。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领域,认为焦虑是所有精神疾病的源头。也就是说,每个精神疾病里面都能发现焦虑的影子。所以说, 我们一定要学会处理好“焦虑”情绪。

认识焦虑

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的思想里面,人的意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对应到焦虑情绪,也分为:神经焦虑、客观焦虑和道德焦虑。所以处理好焦虑之前,先分析一下是什么样的焦虑。

神经焦虑,就是那些不受人控制的过激反应。我们应该看到过,有些一紧张,就全身起鸡皮疙瘩。这是一种不受控的行为。对于这样的焦虑,我们可能要在医学上做诊断。道德焦虑,是一种来自社会道德压力下的自我谴责。比如说,在一个保守时代,偷看异性被认为不道德。对于这样的焦虑,我们在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客观焦虑,我们现在意义上听到的各种焦虑,大多都是这种。它是基于一种客观事实,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处理焦虑

小铃,她现在30多岁没有成家,也没什么积蓄,对未来没有筹划,感到迷茫,因此焦虑。她前面所有的描述,都基本接近客观现实。那该如何处理这种焦虑呢?

处理焦虑的行为,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听到的:压抑、否定、投射、转移、合理化、升华等等词,都是心理防御机制。比如说,上级错误的批评了你,受了委屈,你走出办公室,当作没有发生任何事。还全身心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中,这就是一种压抑机制。

来说小铃的情况,如果小铃认为现在造成的一切,就是因为自己身处一个普通的家庭有关,自己没有在物质丰富,精神富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毕业后,家里也没有提供什么实质的帮助。才导致她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打拼。为了立稳脚跟,放弃了很多社交活动,让她失去了接触异性的机会。所以这一些都是她原生家庭造成的。这就是一种转移机制。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应对机制,都是比较消积的方式,最终可能也没法完全解决实际问题,那有什么好的方式吗?有,那就是升华机制。升华,就是把产生的客户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找到原因,并把这种焦虑转化为解决问题的驱动力。

这看似是一种非常老套的说辞,但在精神分析领域,就是一种正确的处理方式。如果你产生这样了的焦虑,请找到你的升华方式。

我是可夫小子,关注职场和个人成长。

日更第84天,欢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