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一种生活方式——马可谈“无用”

作者/清影


马可是谁?知道的朋友不多。

我给出一点线索吧:最受国人爱戴的一位女士,马可为她设计的出访服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马可是一名成功的设计师,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近日有幸参加中国最大的手艺人平台【东家】举办的“春宴”活动,近距离聆听赵普与马可对话。


【东家】平台联合创始人赵普主持对话,幽默活跃,朝气蓬勃。马可身着手工上衣和裤子,淡泊沉静,侃侃而谈。

何为【无用】?

马可早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服装设计师品牌“例外”,2006年却离开“例外”,在珠海创立“无用工作室”。

马可说,【无用】并非商业品牌,而是一家社会企业,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也希望让手工艺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找到价值感。

【无用】通过研发全手工制作的环保生活用品,帮助偏远地区的手工艺人摆脱贫困,以原创手作制品推动中国民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复兴,同时促进世人关注和实践自求简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为什么叫“无用”?

马可早年做服装设计师期间,便经常在乡间进行田野调查,搜集民间手工艺。看到民艺的日渐凋敝,马可心急如焚。

而手艺人最常说的是:“你为什么花力气来了解这些?这些都是无用的。”

马可认为,如果把人类历史比作24小时,工业文明可能只是最后几秒。此前漫长的历史中手艺一直伴随人类而存在。

手艺是从土地孕育出来的,是有岁月和情感记忆的,因为在日常中熟视无睹而被忽视。

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无用】要做的是延续手艺与生命的联系。

难以割舍的土地

2008年,巴黎时装周主席力邀马可参展。

马可在考虑作品主题时问自己:什么是让你感动的东西?什么是最让你难以割舍放不下的?

她想起自己在做田野调查时,接触的那些在土地上耕作和生活的人,清贫而坚韧。

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国文明一直留存下来,她坚信中国文化中必定有其延续不变的有价值的东西。她对传统文化充满了敬仰和自信。

马可认为,设计就是对自然的感悟,其中融入了精神境界。

她在巴黎发布作品【奢侈的清贫】,成为首位登陆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中国大陆设计师。

与土地的情缘

马可在长春长大,父母是大学老师。为什么马可对土地和自然情有独钟?

原来马可小时候每逢寒暑假都是跟农村的姥姥一起生活。

童年与大自然的联系,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自然的种子,以至影响一生。

她说,当她在进行田野调查,在民间寻找手艺,就像失去记忆的人在慢慢找回历史。

在美术馆后街77号,马可的【无用空间】正在展出巴黎发布会作品系列之一【无用之土地】。

步入展区你会发现,脚下铺满了落叶,弥漫着植物特有的清香,踩上去每一步都有沙沙的响声,仿佛在秋日的林间。

什么是美?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对于世界对于生命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美就是时尚吗?马可认为,美是世界通用的语言,美=健康+自然

想让生命通透清澈、简单平和,就要透过纷繁的枝叶找到本质。本质最重要,不能附加太多。

服装是时代风貌的体现,服装要呈现内在的自我。

服装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一是舒适。不舒适就不自然不健康。二是自然,服装要呈现内在的自我,而不是塑造一个盔甲。

【无用】追求的是朴素的美,简约的美。朴素古拙,不事雕琢。

赵普大赞马可不仅是设计师,也很有思想。马可竟然有些羞涩。

马可答观众问摘录

内心的宁静不是靠获得,而是靠放弃,放弃多余的欲望。

民间手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手工艺品的价值不为社会认可。原材料,手工制作过程,都决定了不可能像机器制品一样便宜。

生活和工作都是修行,不难还叫修行吗?

一个气定神闲的领导,不可能带出一个慌乱的团队。

乡村是中国人真正的家园,是文化的根,我们的基因隐藏在乡村。

少量的购买是真正的环保,购买有品质的东西是环保,因为高品质可以让你拥有的更少

……

现场马可和赵普分别身着这件【无用】禅衣各自来了一段走秀。

马可的【无用生活空间】位于美术馆后街77号,由【家园】【展厅】【真味】三个部分组成,全面承载了马可对于艺术、信念、生活、审美的态度。这里展出出售纯手工的家居用品和健康蔬食(参观【家园】需要预约)。

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必然有其独到的理念和呈现能力。

在当今这个喧嚣世界,马可追随内心、拒绝浮躁、坚持信念的勇气尤其令人景仰。

能放弃时装业,转向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复兴,而不惧商业损失,马可的人生境界已然超越了一个时装设计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