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里,父亲不苟言笑,发脾气摔杯子的样子很吓人。哥哥姐姐都怕父亲,唯独我不怕,因为我是父亲最宠爱的小女儿。
我们家姊妹四人,我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母亲说,我是她带节育环后生下的,将来必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哥哥姐姐都挨过父亲的巴掌。哥哥挨巴掌的次数最多,他常背着父亲抽烟,不许我偷偷告诉父亲。只有我没挨过父亲的巴掌,或许是我的出生不同寻常,父亲对我格外疼惜,不舍得打骂。
后来,哥哥姐姐不再挨父亲的巴掌。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父亲的手掌心有一道很直很深的横纹,被一个懂点道术的人看见,警告父亲,这个手掌会把孩子们打到阎王那去。也许是这个警告奏效,也许是哥哥姐姐渐渐长大,已经懂事不再淘气,父亲便再也没有扬起巴掌。
小时候家里穷,父亲极少带我们出去玩。只有父亲单位组织外出活动时,才是我最兴奋的时刻。姊妹四人,父亲只会带上我出门,我是父亲的小尾巴。
父亲的手掌宽厚,我的小手被父亲的大手握着,温暖有力。父亲单位的阿姨们把我围起来,夸我肤色白,眼睛亮,长得好看,像电影《城南旧事》里的英子。
我不知道英子是谁,但我记住了电影的名字《城南旧事》,那一年我十岁。长大后,我去看电影《城南旧事》,终于在荧幕上见到了英子。我和英子留着一样的齐眉刘海短发,长着一样的蒜头鼻,笑起来都有一对甜酒窝。只是我的眼睛没有英子的眼睛乌黑发亮,她的眼球是黑色的,我的眼球是浅琥珀色的,像猫眼。
英子仿佛是我的朋友,是我童年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同样美好难忘的,还有父亲带我坐游艇到海岛吃海鲜的那个遥远的午后时光。吃得最多的是螃蟹。煮熟的赤甲红,除了鲜美的蟹肉,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那硬硬的蟹爪。非得拿钳子夹碎了外壳,才能取出蟹腿肉来。这夹蟹腿的力道可有讲究,用力过猛,则被夹成蟹腿饼。因为掌握不好力道,我吃螃蟹从来不吃螃蟹腿。
从海岛回来不久,父亲常带我去果园摘桃子,摘苹果,去安波泡温泉,爬山,吃农家菜。我每次都玩得开开心心欢欢喜喜,只有一次意外,让我终身难忘,留下可怕的后遗症。
那天上午,父亲带我去响水寺求拜,上香后去了海边。我不会游泳只会憋气。谁能想到,在海边憋着气也能漂起来,居然漂到我站起来够不到底的海域。海水迅速漫过我的头顶,我呛了一口海水,一下慌了神。我手脚并用,憋着气拼命向岸边划啊划。这口气憋不住时,我再次伸直身体;阿弥陀佛,脚掌触到沙滩底了,水面刚好在胸部,我这才长舒一口气。
那一天的有惊无险,我笃定是去响水寺求拜后,老天爷的保佑。不然,小命呜呼矣。从此,不再和海水亲近。尽管我住在海滨城市,居家步行至海水浴场十余分钟路程,也不再入海游。“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父亲对我的宠爱,不只是带着我四处玩乐,他看到我荒废学业时,会默默地提醒我。初升高那一年,我学会了玩扑克打滚子。放学后,我约三个同学聚在我家老房子里玩。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玩了一段时间。有天晚上,写字台上多了一个台历,上面有段话,大意是青春不能虚度,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被钢笔重重划了几道杠。我知道是父亲所为,因为母亲不识字。说也奇怪,父亲什么话都没对我说,就那几道重重的钢笔划痕,让我幡然醒悟,发力用功,居然考上了普通高中。虽然没有读大学是我一生的遗憾,但是父亲托人给我安排的工作,让我一生顺遂衣食无忧。
父亲退休后,变成了慈父,没有工作上的压力,他不再暴躁发脾气。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写作,一直笔耕不辍,创作了十二本二百多万字的书稿。他每天下午坐在电脑前,用手写板输入文字写作的身影,长长久久留在我的心里。
父亲的宠爱造就了我生性乐观,不识愁滋味的开朗性格。自小与父亲亲近,他的所作所为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特别是父亲对写作的痴迷,对我影响很深。惟愿自己能像父亲一样,写出一生所经历的故事。如同周国平所说:“勤于为自己写作的人,晚年不会太凄凉。因为你的文字也就是那个不会衰老的你,陪伴着你,他比任何伴护更善解人意,更忠实可靠。”
四年前,母亲病故。没有母亲陪伴的父亲不再写作,他的心空了。我在整理父亲留下的书稿中,读懂了父亲,读懂了父亲和母亲的感情。童年记忆中的父亲不苟言笑,皆因母亲不识字,两人从小订下娃娃亲,没有共同语言的婚姻,能相濡以沫一辈子已然是幸福。父辈的感情,是生活中无需更多的言语交流,只需在漫长岁月中相扶相守,相互陪伴一生足矣。
《城南旧事》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勾起我太多回忆。我父亲也喜欢养花,最喜欢的花是君子兰和杜鹃花。每年春节前,我和姐姐带着父亲一起去花卉市场挑选一盆杜鹃花。眼看着花骨朵一天一天变大,总会在春节那几日如期绽放,家里霎时充满生机,春意盎然。
去年春节过后,一向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病倒。我眼看父亲在病榻上煎熬,却无能为力,身心俱疲。父亲熬过了百天撒手人寰,与母亲离世整三周年。家里的花儿也枯萎,陪伴父亲而去。父亲和母亲终于在另一个世界重逢,父亲不再孤单。
“宽宽绿叶两边排
一枝独秀昂首开
花团锦簇成圆球
赏心悦目喜开怀”
一一岳群笙2020.5.5
岳群笙是父亲的笔名。今夜,写下这些文字,回忆童年与父亲相伴的点点滴滴。耳畔传来那首《送别》的歌。父亲,让我唱给你听: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离别,是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