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关于“如果常年独自一个人,身边没有支持性和滋养性的关系客体是会出问题的”我对此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先来简单说说“客体”是什么?对自我(主体)能够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感觉以及认知的人或事物(这里的人和事物是指可持续性的,如果是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并且一次就能完成的事或者只打过一两次交道的人不能算作为客体)
这个论点出来后,就慢慢逐渐被理解为“常年单身的人们好像就是有问题的”,我觉得这是有失偏颇的,所以才引发了我的思考
首先,常年独自一个人,身边没有支持性和滋养性的关系客体≠常年单身,我觉得大家之所以会理解错误,可能是因为没有了解什么样的客体关系才能算作是“支持性和滋养性的关系客体”
“支持性和滋养性的关系客体”指的是能够给主体带来正向反馈和情感连接的客体(我将它简单的称之为“好的客体”),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之初,所接触的第一个客体就是妈妈,如果妈妈此时作为一个好的客体,那么对于这个孩子后来的人生,将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随着逐渐长大成人,我们的人生中会离开很多原有的客体关系,同时也会遇到很多新的客体关系,有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客体关系(随之带来的感受便是空虚与孤独),这些都是人生成长路上必经的过程,有时候,有的路需要一个人走
我之所以说常年没有支持性和滋养性的关系客体不等于常年单身是因为即使你有对象或者已婚,你身边的那个伴侣就一定是好的客体关系吗?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单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本身是有问题的,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想要获取好的客体关系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可以是工作,朋友,家人,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某个兴趣爱好)。还有一个选择单身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不是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好的客体关系,很多时候亲密关系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正向的反馈和滋养性的情感连接,反而带来的是困惑和痛苦(所以爱的能力对于有的人来说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去学习),想要当一个好的客体的前提是先成为一个好的主体
总结一下,其实想要获得好的客体关系还是挺不容易的,排除自身因素外,是否有这样的好运气能够遇到好的客体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在一路跌跌撞撞中学会的成长,没有那份生来就有好的客体,成年后便是好的主体的运气
我们还是要先学会好好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