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
世纪三部曲前两部都看完啦!正在马不停蹄地开第三部!真的好看!这么长又这么好看的畅销书哪里找哦!
个人觉得《巨人》更好看一点,《世界》写二战史,比较绝望。个人觉得《世界Ⅲ》后半本人物情感转化得有点快,当然也可能是我看得飞快忽略细节的原因。
ps.明明都是战争题材,为什么我《战争与和平》没有看完,世纪三部曲却看得如此津津有味?表情
《湮没的辉煌》
旁批点评蛮让我恶寒的——我是在读一本散文,我有我自己的思考感悟,我不是在读一篇课文,需要逐步赏析笔法修辞。第一篇学生读后感倒是写得很漂亮。
看完一个单元我突然觉得作者和余秋雨文风有点相似,特别是结尾那句“时在1840年,距乾隆皇帝发问那些‘为什么’大约70年,距王引之去世才六年。”,明显就是余秋雨离二十世纪“只隔三阵风、一场雪”的调调。我很好奇为什么他们喜欢进行小时间跨度的对比,在同一个地域范围内比较还算合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下两个人成就的对比,除了体现历史功底下的强求古人之感,还有什么意义呢?
跟余秋雨的沉痛哀悼相比,夏先生写得算是比较“清新”。查了一下豆瓣,评分之高令我震惊,细看其它版本,原来我买到的东方出版绿色封面的是删减版,还删掉了读者一致好评的内容,以符合该系列“文化大散文”的主题。然而这本书怎么看都逃不出余秋雨的文风,从遣词造句到行文结构都有《文化苦旅》的影子。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推荐《中国文脉》。
《芬兰人的噩梦》
这是一本装订成册的embarrassment,
又名《关爱社恐肥宅交流互助协会》。
社交关系无非是三种:
close friends
acquaintances
strangers
我花了很多年克服自己面对陌生人的恐惧。如今公共场合我一般都是厌世脸,实在不自在就口罩遮脸,避免一切推销和搭讪。作为消费者则更加理直气壮。
认识很多年的人对我的看法和陌生人对我的看法,我都是不care的。前者对我是什么人大概有点数,后者并无交集,最多擦肩而过。
我恐惧的是acquaintances。
该不该打招呼?
要说些什么?
ta认不认识我?
每次远远看见,我就会高度紧张地思考上述问题,直到对方主动跟我打招呼或者最终擦肩而过。
我很害怕在熟悉的陌生人面前做我没把握的事情。我会控制不住面部表情,我会说话含糊手足无措。
比如因迟到而当众唱歌。
比如我删掉了几百字的自我剖白。
我陈述我的恐惧,不代表我战胜恐惧。
我直面我的恐惧,不代表我克服恐惧。
但是,旁友们,我还是只能并且必须在无尽的尬中坚强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