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定立变法政令,将条款呈给秦孝公,与秦孝公商议决定后。卫鞅担心政令无效,百姓不信,先不张挂。
卫鞅命人将三丈的木头,立在咸阳南门,让吏守着,下令说,有谁能将这木头移到北门,赏赐十金。百姓围观的人众多,都十分怀疑或奇怪,不知道卫鞅的用意,没有人敢动木头。卫鞅说,百姓不动它,是嫌赏金少吗?于是改为五十金。
众人见状,更加怀疑。只有一个人出来说,秦法一直没有重赏,现在忽然有这个令,一定有原因,就算得不到五十金,难道没有其他赏赐?于是抱着木头,移到北门立好。百姓跟随观看的人十分拥堵,门吏飞报卫鞅,卫鞅召这个人前来说,你真是良民啊,能听从我的令!于是取五十金赐给他,说,我不能失信于民啊。百姓互相传说,都说左庶长出令必然施行,互相劝谕。
第二天,卫鞅将新令颁布,市人争相观看,互相吐舌。这时为周显王十年。令上说:
一,定都:秦地最强盛的地方,没有比的上咸阳的,这里背山靠河,金城千里,现在迁都咸阳,永定王业。
二,建县:凡是境内的村镇,都并为县,每县设置县令,县丞各一人,负责施行新法,不称职的人,按轻重论罪。
三,辟土:凡是郊外的空旷土地,只要不是车马必经的路,以及田之间的阡陌,责成附近居民开垦成田,等到庄稼成熟,计算它的尺寸,正常收赋。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计步如果超过六尺的,收田入官。
四,定赋:凡是赋税,都按照田亩来算,不再用井田十分之一算。所有的田都属于官家,百姓不得私藏尺寸。
五,本富:男耕女织,米粟与布帛多的人,称为良民,减免这家人的劳役;懒惰导致贫穷的,将他们列为官家奴仆,以惰农论处;如果是工商则加重征收。一家有两个男丁的,让他们分家,各自出人丁的钱,不分家的,一人收两课的税。
六,劝战:官爵以军功论,斩一敌首,赏爵一级,退一步斩首,功劳多的受上爵,车服随便他多么华美不禁止。没有战功的就算是富贵人家,只让他穿布衣乘牛,宗室也以军功多少作为亲疏,如果没有战功,削掉他的属籍,成为庶民。凡是私自争斗的,不管谁是谁非,一并斩首。
七,禁奸:五家为一保,十家互相关连,互相督察,一家有罪过,九家揭发他,如果不揭发,十家连坐,全部腰斩。能首先告知有奸的,和杀敌同赏,告一奸,进爵一级。私藏罪人的,与罪人同罪。客舍里住人,都要文凭检验,没有文凭检验的,不允许收容。凡事家里一人有罪,他的家室一并没为官奴。
八,重令:政令一出,不管他身份贵贱,都一样遵行,不遵行的,以徇私罪处罚。
卫鞅新令一出,百姓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卫鞅让市吏将他们拘到府中,责备道,你们知道政令,应当奉行,说不好的,是阻令的百姓,说好的,是媚令的百姓。这都不是良民!于是查他们的姓名,都发配边境作为戍卒。大夫甘龙,杜挚私下议论新法,卫鞅将他们贬为庶人。于是路上行人走路,只以眼睛互相看,不敢再议论新法。
卫鞅大量发动徒卒,往咸阳城建造宫阙,并择日迁都。太子赢驷不肯迁,而且说变法的不是,卫鞅怒道,法如果不能施行,从上而下。太子是君上的继嗣,不能用刑,如果赦免,则是无法!卫鞅便对秦孝公说,然后将太子的师傅问罪,太傅公子虔劓鼻,太师公孙贾鲸面。百姓都互相传说,太子违令,都不能免罪,更何况他人。
秦国从此路不拾遗,国中没有偷盗,仓库十分充实,民众勇于参战,不再私斗。秦国逐渐富强,天下没有人能相比。秦兵兴师伐楚,攻取商、於土地,在武关外,拓地六百余里。周显王册命秦为方伯,诸侯来贺。
秦孝公表彰卫鞅之功,将商邑加封于卫鞅,改称商鞅。
魏惠王是三晋中最早的自称为王,有意吞并韩、赵,听说卫鞅在秦国重用,秦国国力大张,十分后悔,这时魏国卜子夏、田子方、魏成、李悝等贤才纷纷离世,大出金帛,招四方豪杰。
邹人孟轲,字子舆,是子思门下高弟。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孟轲得到子思传授圣贤之道,有济世安民的志向,听说魏惠王招贤,从邹地去魏。魏惠王听说是孔门高弟,亲自出郊外迎接,以上宾礼待孟轲。魏惠王问孟轲利国之道,孟轲说,臣在圣门学习,只知道有仁义,不知道有利益。魏惠王认为孟轲的话过于迂腐,不用孟轲,孟轲去魏往齐。
在周阳城,有一个地方叫鬼谷,这里山势深远,树林密集,十分幽静,看着不像有人居住。别人称这为鬼谷。山里有个人隐居在此,自称鬼谷子,有人传说他姓王名字为栩,是晋平公时出生,曾经在云梦山与宋人墨翟一起采药和修道。墨翟不娶妻生子,志向云游天下,从事济人利物,救人于苦难中,自创墨家,是墨者创始人。王栩居住在鬼谷中,有通天彻地的学问,其中,有几家学问,别人比不上。
第一个是数学,太阳星相及天地经纬,他了如指掌,精于占卜,说的必然验证;第二个是兵法,精通六韬与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莫测;第三个是游学,他博闻强识,明白道理审查时势,能言善辩,万口莫敌;第四是出世,他修真养性,可以将食物进行导引,抵抗疾病,延长寿命,并可以冲举成仙。
鬼谷准备度几个聪明的弟子,一起归往仙境。鬼谷偶然来到集市,替别人占卜,说的吉凶等事,如神一样应验。不少人仰慕鬼谷的学问,前来鬼谷中求学,鬼谷子选择资质聪明的,能力偏重哪一方面的,便教他们这一方面学问。他在鬼谷中,来求学的人不计其数,他一向来的不拒绝,去的也不挽留。
鬼谷子有四个弟子比较出色:齐国人孙宾,魏国人庞涓,张仪,洛阳人苏秦。孙宾与庞涓共同学习兵法,张仪与苏秦共同学习游说。
孙宾与庞涓结为兄弟,在一起学习三年多,庞涓自己以为已经学的可以了,有一次下山打水,听路人说魏国正在厚币招贤,寻访将相,庞涓十分心动,想辞别鬼谷先生下山,前往魏国求仕,又担心先生不放人,心中犹豫,想说又不敢说。
鬼谷子见庞涓神情有异,猜出庞涓的心意,笑着对庞涓说,你的时运已经到了,为什么不下山,求得富贵呢?庞涓听到鬼谷先生的话,跪着说,弟子正有这个想法,但是不知道这次结果是否得意?鬼谷子说,你去山上摘一枝山花,我为你占卜。庞涓去山中,寻找山花。
这时正是六月炎热时,百花已经开完,山上难以找到山花,庞涓左右寻找,找了许久,只找到了一枝草花。庞涓将草花连根拔出,准备递给师父,心中又想,这朵花这么瘦弱,难成大器。庞涓将花扔在地上,继续寻找,可是找不到其他的花,只好将草花收于袖中,来回复鬼谷子,只说山中没有花。鬼谷子说,你袖子里是什么?庞涓只好将草花递上,这花离开土壤多时,又被太阳晒过,已经枯萎了一半。
鬼谷先生说,你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吗?是马兜铃,一开便是十二朵,是你繁盛的年数,它在鬼谷中采得,见到太阳后枯萎;意思是鬼旁边有个委,你将来一定在魏国有所成就。庞涓心中暗暗心惊。鬼谷先生又说,但是你不能欺别人,不然必然反被别人欺,不可不以之为戒。我有八个字,你牢记在心,“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庞涓向鬼谷子再拜说,先生的话,我一定牢记在心。临别时,孙宾送庞涓下山,庞涓说,我与你有八拜之交,一同富贵,如果以后能够受到重用,一定会举荐仁兄,一起建立功业。两人互相挥泪分别。
孙宾回来,鬼谷先生见孙宾脸上有泪光,问道,你不舍得庞涓离去吗?孙宾说,我们同学三年,当然不舍得。鬼谷子问,你认为庞涓的才能,可以为大将吗?孙宾说,他受恩师教育多年,自然可以。鬼谷子说,还不能!孙宾问什么缘故,鬼谷子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