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对现实放一个冷枪,然后告别

我现在感兴趣的,是想逃避不可逆转的进程,是想知道不可避免的事情能不能有一条出路。

――《局外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意外常常相逢于没有在意的时候。

他平静地瞭望着这个世界,希望不受到意外地打扰。

然而,妈妈的死亡,宣告了他与这个世界的正式断裂。

然后,他便陷入了死亡的重重包围之中,再也没有能够逃脱的机会。

妈妈是他与这个世界的唯一纽带,给他带来生,带来可以观望这个世界的命运。

世界的嘈杂,原本可以有一个抵挡物,可是,当妈妈倒下的时候,他便像最初来临尘世时候一样,光条条,赤裸裸。

他要独自面对这个纷纭复杂的万丈红尘。

于是,世界便露出了獠牙,与他争夺着,撕扯着。

宁静的一切渐渐远去,熟悉地许多东西开始变得陌生起来。

他原本祥和的世界,瞬间变得野蛮。

参加妈妈葬礼的过程,是一个被死亡警告的过程。

同时,也是他首次近距离观察死亡的一个过程。

不管他是淡漠也好,还是抗拒也好,他都得去面对,去抵抗,去奋争。

直接面对惨淡的人生境况之一。

他可能在内心深处仍然无法接受妈妈地离去,所以他不愿见妈妈“最后一面”。

或许,他想让最好年华里的妈妈的形象,能够完善又完美地保存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吧。

妈妈的那些“老朋友”们,似乎真的是很老很老的朋友。

他们悄悄地置于他的周围,默默地,团团地,包围了他。

他们似乎成为了死亡的代言人,用阴郁的目光注视着他,让他应该坐立不安。

可是他没有——

他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了各种方式地对抗。

喝咖啡,抽烟,甚至于想关掉那些发射出惨白光芒的灯。

虽然最后没有得逞,但他公然睡了过去。

最后的最后:

“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出去时竟都同我握了手,好像过了彼此不说一句话的黑夜,我们的亲切感倒增加了。”

是的,他与死亡更加亲近了。

2.

他想摆脱一种束缚。

短暂的一生都在不妥协中渡过。

对待众人都趋之若骛那些人世事物,他首要地反应不是尽力去争取,而是平静地接纳,更多的却是不敷地推辞。

邻居莱蒙对他说“你现在是我的真正的朋友了”,而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感动,而是惊奇,直到听莱蒙再次强调后,才想到“做不做他的朋友,怎么都行”。

女友在和他亲热时候,问他爱不爱她,换做平常人,绝对会用许多甜言蜜语,或敷衍,或哄骗,但他却不:

“我回答说这种话毫无意义,我好像不爱她。”后来,玛丽又问他愿意不愿意跟她结婚,他说“怎么样都行,如果她愿意,我们可以结。”

众人眼中的温馨,瞬间变得怪异,对于他来说,爱的对象是所有,不是一个。

因为,他内心的爱,是与众不同的。

工作着是神圣的,能够得到升迁,能够获取耀眼的荣华富贵,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老板让居于小地方的他去国际都市巴黎工作,在他人看来是多么有前途的一件事情,但他却认为“实际上怎么样都行”“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

这样的回答让老板非常不高兴。

“我并不愿意使他不快,但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改变我的生活。”

多么实诚的人,绝对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对有关事物毫不妥协。

在他人眼中,他的言语和行为,如此与众不同,或许就是如此另类之人。

他一直用这样的,那样的,在他人眼中看来“荒谬”的动作,来抗拒着来自于人世的各种干扰。

他不想屈服于这样那样的寻常生活状态,宁愿成为大众眼里的“局外人”。

所以,才有如此多看上去荒谬的言行。

他想用荒谬来抵御荒谬。

3.

然而,结局是荒诞的。

蔑视悲剧的人,反而成为了悲剧。

他想做一个忠于自己内心生活的人,想跳出这个世界的既定模式。

可是各种人世嘈杂,严重对他进行着干扰。

他的不动声色,所示于众人的却成为了他的罪证。

在既定的社会准则之下,他的命运终究没有逃脱现实世界对内心的凌迫。

是外界阳光的照射?还是内心野兽的怒吼?

当他再次受到人世的干扰,面对现实生活突如其来的利刀,他,终于不再沉默。

“呯!”

满怀怒火,他对这个世界开了一枪。

世界于是静止。

“我听着我的心。我不能想象这种跟了我这么久的声音有朝一日会消失。”

然而,该消失的终究还是要消失,比如在众人眼中显得如此“荒谬”的他。

他没有感觉惊慌,只是觉得:

“一个人被处死,一点也没引起人的注意,这有点丢脸,然而却非常确切。”

在“要去一个从此和我不关痛痒的世界”的时候,他第一次想到了妈妈:

“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了解脱,准备把一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我也是,我也感到准备好把一切再过一遍”。

在生命走向终点的刹那,

“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因为至始至终,他都没有希冀着原谅一词的出现。

他不需要,也不准备原谅这个世界。

因为至始至终,他都曾经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在生活着,存在着。

4.

他叫默尔索。

法国人阿尔贝.加缪于1940年创造了他,于是从此便存在于这个喧嚣的世间。

他虽然死过一次,但从此获得了永生。

他短暂而长久的一生,存在于一本叫《局外人》的书本之中。

那里面记录着他的生,他的活;他的爱,他的情;他的死,他的亡。

他那些无动于衷的骄傲,和那些无可奈何地抗争。

最后,他用死亡宣告:

——死亡是这个世间最好的存在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在什么时候有了我,我跟朋友们快乐的生活。跟别人热时,我为他们带来清凉。当他们热时,我和太阳合作,给他们...
    落羽成霜彡阅读 192评论 2 4
  • 嗯……我又回来了…… 哈哈(ಡωಡ)hiahiahia ~~~
    画家小可爱阅读 174评论 3 2
  • 如果你某一天突然厌烦了周遭,那就拿起相机或手机去采摘吧,骑上自行车来到城市的某一处风景,用食指按下快门,用心去体会...
    花落谁心阅读 247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