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第一次读到阿长是在先生的《狗·猫·鼠》中,从文中得知阿长是踩死隐鼠的凶手后,我萌生的直接跳过《阿长与<山海经>》去读《二十四孝图》的想法,但是我又仔细想了想,如果先生真有那么不待见阿长,为什么还要写《阿长与<山海经>》呢?

  当我第一遍读完阿长与山海经,我感受到了先生对阿长的敬、恨、怜。又经过之后几遍的阅读,我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内容。

                            敬

  阿长为鲁迅买来了,别人买不到的《山海经》,《山海经》是鲁迅最想要的,但一直没有人告诉他关于《山海经》的任何事,到最后阿长在休假之前向先生问了关于《山海经77的事,回来时为先生买来了《山海经》,也为鲁迅的文学道路做出了铺垫。

                          恨

  这一特点在前面的《狗·猫·鼠》中就有了体现因为那时候鲁迅最喜欢的小隐鼠就是被阿长给踩死的。对于此事,鲁迅便一直怀恨在心,连对她的称呼也由长妈妈变成了阿长。

                              怜

  这一个特点《阿长与<山海经>》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体现。因为阿长这个称呼还是上一个保姆留下的。而且多年后也没有人记得阿长死去的时间,可见鲁迅的保姆阿长是有多么的可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