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是学古文的基本功|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二与四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人生短暂,韶光易逝。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文章先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作者认为,天地是万物暂时寄身的旅舍,光阴是制造历史的来去匆匆的过客。世间的万物不会永远存在,光阴总在快速地流逝。人活在世上就像梦幻一样漂浮无定,总共能得到多少欢乐呢!所以,他认为古人“秉烛夜游”的行为是很有根据的。这样写的用意是要说明他也有感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所以想效法古人之秉烛夜游。

原因之二:如烟春景,大力吸引。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第二层以一个“况”字衔接下文,是说不止时光的易逝、人生的暂短促使他要夜晚来宴集,况且还有春天的美景在召唤他,大自然提供的繁复、斑斓的形态和色彩在吸引他。所以,他才趁着春夜,在桃花盛开的园林中,与兄弟们团聚,尽享天伦之乐。写到这里,开头那种“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迷惘与感伤已荡然无存了!

四种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从兄弟们各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主客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一!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适意地高谈阔论,进而转成了辨名析理的清谈,这是“乐事”之二!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不停地传杯递盏,这是“乐事”之三!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四!

结语

我们看到在他们的筵席上,没有清歌曼舞,没有繁管急弦,而只是观花赏月、吟诗论文、说理谈玄,这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使读者和他们一起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