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春秋大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通篇直接议论抒情称赞人物的不多,其中最多的要数孔子和屈原了,尤其以屈原为多。仔细想开为什么呢?其实他写屈原也在更多地在写自己啊。他和屈原一样有各种的美德和才能,同样地怀才不遇,不容于当世,然而仍然心系国家,虽遭厄运,仍不失凌云之志,屈原著《离骚》传后世,司马迁悲其志,而认同他的自沉汨罗江,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又想自己隐忍苟活而悲伤,他和屈原是千古知音啊!

  而在司马迁的另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中就完全堪称“实录”了,因为生庄公寤生,姜氏讨厌庄公想废长立幼,立共叔段为太子,未得逞就为共叔请制,百般溺爱,纵容段进一步坐大,甚至要为他做内应,开城门,袭击庄公,由于姜氏的过分宠爱害了段,段最终被逐出并被追杀,所以父母爱子女不能过度,否则是害了子女。

    而庄公在对待姜氏母子的态度上也有很大的不妥,颇有欲擒故纵,故意为之的嫌疑,在共叔请制和扩大势力范围的时候,作为兄长和一家人本有劝阻和教育的责任,他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任其发展,等待时机除之而后快,就是在已经将段赶出鄢之后也应该念在同胞手足之情,而不该赶尽杀绝。不给姜氏和共叔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甚而发誓不到黄泉以后不再见生母姜氏,虽然后来经过颖考叔的規劝,挖地道在隧道里与姜氏相见,隧道内外其乐融融,乃母子天性也。

    通篇叙述描写了郑庄公、姜氏和供叔段之间的争权夺利的全过程,不偏不倚不加一句评论和抒情。这与对孔子和屈原的记传又大相径庭了,司马迁在对刘邦和项羽的态度和写法上,包括其他很多的世家和列传的写法上又有很多的不同,所以在读《史记》的时侯要多加细细品味司马迁的不同表现手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以为,屈原即使再来一次,也会选择同样的道路。 屈原生在楚国,长在楚国,他的心与楚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所以即使不能...
    栀夏ii阅读 4,406评论 0 1
  • 昨晚看到乔任梁去世的消息时心里又升起一股悲凉,虽然当时网上的言论都是疑似乔任梁去世,没有确认,但也八九不离十。所...
    微笑柚子YY阅读 1,592评论 1 1
  • 风说云很乖 却把他吹散了 雨说草很乖 却把她湿润了 你说我很乖 却什么也不说了
    胡珂Garfield阅读 1,696评论 0 0
  • 最近我又参加了一次“演讲俱乐部”,准备了一个“我得过的最好的礼物”的 演讲,是我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演讲。有很多收...
    徐丹的写作课阅读 1,930评论 0 0
  • 一、对象已死吗? JVM中判断对象是否存活有两种算法:引用计数法、可达性分析算法。 1.引用计数法(Referen...
    兔子胡萝卜抱阅读 2,586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