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其实就是自己哄自己,把自己劝明白了,就什么烦恼都解决了!

人民日报:“所谓幸福,就是一个好身体和一个坏记性。生活,其实就是自己哄自己,把自己劝明白了,就什么烦恼都解决了。” 

当我们把幸福定义为存款数字、职位头衔、社交媒体的点赞量时,却常常忘记最珍贵的财富早已藏在生命的褶皱里。

身体是幸福的载体

健康的体魄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为我们抵御生活中的风雨。还记得《父母爱情》里的安杰,她在岛上生活多年,始终保持着规律的生活习惯。晨起锻炼,饮食清淡,闲暇时种种花、养养鱼。即便岁月流转,她依旧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黄帝内经》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去年冬天流感肆虐时,同事小王因为坚持健身,即便办公室多人中招,依然保持着最佳状态。这印证了生物学家的发现: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相当于给大脑安装了一个抗抑郁的开关。

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在《厨房》里写道:"身体是灵魂的客厅,我们必须好好招待它。"与其在体检报告前焦虑不安,不如从今天开始,把咖啡奶茶换成花茶果茶,把久坐换成踮脚尖接电话,这些微小改变正在重塑我们对健康的认知。

记忆是生命的滤镜

一个坏记性,并非真的记忆力差,而是学会选择性遗忘,忘掉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若总是将这些事铭记于心,就如同背着沉重的包袱前行,只会越来越累。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克里斯・加德纳,他在创业失败后,陷入了债务危机,妻子离开,自己带着儿子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但他没有一直沉浸在过去的失败和困境中,而是选择忘记那些痛苦的经历,专注于当下的工作,努力寻找机会。最终,他成功逆袭,收获了事业与幸福。

金婚典礼上,张爷爷掏出手帕擦拭着老照片,布满皱纹的眼角泛起泪光。老伴儿打趣道:"你这记性还不如我家金鱼。"他们相濡以沫五十载,却总把对方的糗事挂在嘴边。这种"选择性遗忘"恰似莫奈晚年创作的睡莲——模糊的轮廓反而让美好愈发清晰。

心理学中的"峰终定律"揭示:人对过往的记忆,往往取决于高峰时刻和结束时的感受。就像《老友记》里钱德勒总抱怨自己童年不幸,但每当朋友们提起"飞机旅馆"的糗事,他总会忍不住笑出声。我们不妨学学莫扎特,他在失聪后写下:"虽然我失去了听觉,但内心的旋律永远鲜活。"

敦煌壁画历经千年风沙依然绚烂,正是因为修复师懂得"选择性修复"。对待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与其纠结于早餐洒了咖啡的狼狈,不如记住咖啡香里氤氲的晨光;与其困恼会议上的尴尬发言,不如珍藏同事递来的那杯温水。

自洽是生命的智慧

《菜根谭》有句箴言:"世人动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即净土也。"重庆山火救援现场,消防员们在焦土上烤红薯的场景登上热搜。这些逆行者们用行动证明:幸福不在远方,而在每一个用心经营的当下。

画家梵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却在麦田里画出了永恒的星空。他用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界的认可,而在于内心的笃定。就像潮汕人说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其实最后那三分才是决定人生高度的关键。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藏在健康的身体里,躲在豁达的心态中。生活从不会辜负真诚以待它的人。当我们学会像呵护幼苗般照顾身体,像整理相册般筛选记忆,像修理旧钟般校准心态,就会发现幸福从来不在惊天动地的瞬间,而是藏在晨起喝的第一杯温水里,在深夜加班回家时那盏为你留的灯下,在看见夕阳把云朵染成金色的刹那。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这或许就是生命最温柔的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