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闲来无事把玩红楼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这么伟大的人,只写了一部红楼实在可惜,倘若有其他的著作传世,将是这世界怎样的幸运。一查之下,据说还有一部《废艺斋集稿》也是曹公所著,很是意外。相传此书是记录工艺技术的,原稿已丢,现存世的只有片纸。后来偶尔翻到这方面的资料,看有关书中内容推测的记述,说其间有专门的章节,来记述宫灯之类的编扎技艺。突然就想到了红楼中那些灯笼物饰,以及与灯有关的故事。
庄子说,世间万物皆是一理。于是就想,深谙编造技艺的曹公必将人、物之理交错书中,那么灯事人事也就不分彼此,多数时候数尽娑婆。
细细读来发现,男女主人公,在曹公笔下都是以灯为喻的。第十九回李嬷嬷见贾宝玉房中混乱,曾有这样的言语:“宝玉是丈八的灯台,照得见别人照不见自己。”一语虽浅,意境却深。及至到到第五十五回,王熙凤评林黛玉,又说:“林姑娘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与贾宝玉的这一比喻相呼应。
作为民俗生活的一项,灯事意喻团圆、家事、人丁。以此喻义,沿文本笔意,看红楼悲情,无异于另起一线,尽是角度别样的故事。
红楼的开篇先就讲了一个花灯节的故事。花灯节起源传说不一,流传比较广的是汉武帝时期,东方朔为了使宫女元宵能与家人团聚,以花灯为计,助其如愿以偿的事。此后,元宵花灯节也就成为意喻团圆的代名词。但红楼的元宵节却偏偏花开两朵,一朵为悲,一朵为喜,既有成全也有毁灭,开成了人生的全景图。
文本伊始,先就说了一个叫英莲的女子,在元宵节观花灯之夜与家人失散,沦落他乡,历尽坎坷的事。共贺团圆,本是喜事,英莲的家人珍爱此女,满心欢喜带她去看社火烟花的表演。火树银花合,接星银汉落,宝马雕车,人山人海的盛景,失女的悲剧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但无常事是人世的经常事,不是人力能够掌控。
走失只是开始,引发的连锁反应,更加悲情。寻女无果的甄家,运数惨淡,接续折挫:逢火灾,破家园,财产散尽,寄人篱下,悲欢离合都尝尽了。唯一的收获是女孩的父亲在这场遭际中,体会了无常的意义,看透世间的诸般皆是幻缈,出家离尘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将佛语所说谁人不是历经千劫,常在生死,解读的再明白不过。
这是灯下初次上演悲情。
这个名叫英莲的女孩,后来被拐卖至薛家,又随薛家入京,进贾府,揭起了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开演也别开生面,同样是花开悲喜之间,高潮处亦是在元宵佳节,这就有了些预示意思。不同的是,故事的演出者,不再是甄英莲式的小家族,转换成了世袭罔替的百年望族----贾氏,灯事也就更加复杂。
贾府的灯事由字姓灯开始,“贾”字之下,一讲排场,二讲资源,三讲权利手腕,各种情境轰轰烈烈的组合演绎,最后成就类似蒙太奇的特效。
它先讲了贾氏的两次家族变故,一悲一喜:颇有人气的女主秦可卿离世和入宫多年的元春小姐受诰命分封,成就妃位,荣耀家族。
在去世女主的故事里,它展示了赖祖荫的贾氏之荣耀,通过一个叫王熙凤的女子弄权行令从细微处呈现。王熙凤曾在宁府的灯下听焦大酒醉骂街,无比清楚和她同在妙龄的秦可卿缘何故去。她曾在灯下梦中听过秦氏先知先觉的忠告,梦中敬畏,却不妨碍她现实中,做出如同男子般的杀伐决断来。当她打着明角灯,走过宁国府的门灯,在一排戳灯里川行的时候,那些分派的明细里也就写尽了贾氏荣华,官场来往,和权利的相互渗透。
这些排场、权力、资源的复杂里,由丧事之内延续到丧事之外,以至于把人性的悲悯完全抛入了脑后:买卖官爵信手掂来,同时搅入了人命和血色的无视交换,暗暗动遥自我的立世之本。铁槛寺内虽有祖宗的灵位镇守,却不能阻止金哥悲剧;几把破扇子亦能让人遭遇冤屈;至于买凶诬告,官官相护,洗白命案也就不是奇事了。权钱交易很轻易的便买断了他人的人生。
正像文本所说的,烈火烹油,繁花着锦之盛。已是显赫的家族,荣耀却又加一等,贾氏元春封妃,爵禄带来兴旺,省亲之荣亦是在花灯之夜。
原文写尽灯事盛景: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却用各色绸绫纸绢及通草为花,粘于枝上,每一株悬灯万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诸灯亦皆系螺蚌羽毛做就的:上下争辉,水天焕彩,真是琉璃世界,珠宝乾坤。
这一场繁华拉起了梦幻的序幕,在权利和游戏的中轴上造了一座大观园,让破碎在最温暖的幸福里演绎。它的残酷在于,在最美好的青春碎裂前,却先让诸般动人呈现,达到极致。所以倦依温柔乡的灯事最为美好。
慈祥的贾母无比疼爱她的孙辈,将这些孩子全部聚到身边,养育膝下。年年元宵佳节他们会开宴猜谜,举家欢庆。小小的游戏也演出了别样,盏盏花灯之上,都是个体命运的写照,正是灯如人,人似灯,既是富丽,又喻脆薄。这些也牵动了宫中的贾元妃,制灯谜又有了大局观,一族人的命运都暗嵌其间。
元妃的省亲别墅,后来恩准家中的少男少女们去居住,就有了更多温馨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美食华服,夜宴笙歌,斗草玩乐,也有亲情爱意,佳期重逢。平淡生活的精髓在风花雪月,灯光旖旎里,悄然而过。
当这些孩子成长为少男少女,那些大人也经了岁月,故事却增加了曲折。
成长之间,一对小儿女黛玉和宝玉暗暗牵动了情长,其他妙龄女子们亦是闺心别样。这些青春的懵懂里,有试探也有误解。他们灯下到薛姨妈处吃酒,有了宝玉酒醉的事;黛玉晚上探访,有了被晴雯拒门,哭倒花阴的事;而焚花散麝,贾宝玉要一个无名的小丫头灯下伴读,又颇有些负气;艳冠群芳的宝钗,贤淑贞静的在灯下为母分忧;而同为孤女的湘云黛玉,却是一个在灯下做针线,一个伴书灯下题诗泪落。
青年妇人们的复杂更加一等,李纨与儿子稻香村昏暗的的灯下励志时,王熙凤却夜夜劳神心力;邢王二位夫人更是各有心事,各自为政,那里的灯光明亮是次,黑暗才是主角。
主子们用心也操心,丫鬟们却不省心,她们随主子起居,也为主子们揪心。袭人在灯下曾暗使小心机,为的是姨娘的出路;晴雯麝月在满屋灯火里斗嘴,玩笑,也曾玩命夜补雀金裘,度的是无心肺的光阴;紫鹃为自己姑娘的婚事焦急,与黛玉夜谈;香菱受尽屈夫的棍棒,曾将眼泪付与宝钗处的灯下。
然而更惊心的是佛前的灯油里,慈悲之下暗藏杀机,嫡庶名分的波及,曾让美好卷入血腥;男性的荒淫曾使秦可卿殒命白绫,尤姑娘魂飘剑下;奢靡和荒废让这些纨绔子弟,迷失也迷茫,醉生梦死,也无所建树。所以贾母撒手抛下俗事,却也难免在枕上忧心。
当王氏姑侄,查抄大观园时,唯有一个探春敢于在大观园的灯影里,甩出响亮的一记耳光,却无法力挽狂澜。薛宝钗的体人世之需如此周到,犹如朝圣,却不能温暖行将覆灭的世界。
大家族各色人物之间的私情和私心,蚕食般的瓦解着这个百年旺族。加之繁华助长的荒谬和奢侈,皇权和现实犀利的剑锋挑开悲剧的帷幔,注定会是绝望,无人可以阻挡。人如孤灯的宿命是必然的铸就。
那个时候元宵节省亲的元春,或许会践行灯中添丁的喻义,石榴结子完,再不能为这个家族遮风挡雨。于是诸芳流散,勘破红尘的脱离家庭和社会的拘囿,常伴青灯古佛;命如薄纸的,如同灯灭;幸存的如同灯中游丝,只剩伤怀寂寥;辗转红尘后,侥幸重获荣华的,不过轮回岁月的灯盏。
我们的男主人公成为幸存者,却不得不面对物是人非。八七版的结局,他的掌中只剩黛玉体贴与他的那盏玻璃灯,凄凄风中。
灯事燃尽,心事亦诉尽,人事却落幕。一路落寞,一路醒悟,又是一路娑婆。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已经没有了幼稚青涩时期的随意,真正接近于思想者精神原乡的回归。劫数尽处,依旧是万家灯火,但经历让人懂得个体命运早已改变。
爱欲如执炬,情欲亦如执炬,终无所得,这正是领悟,也是结局。
正是:
灯中日月曾与共,世间悲喜各不同,
物散人亡空悲戚,无常梦醒莲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