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 & 20岁生日小结

2018年是我第一年用完了一整本weekly,除了在家里的假期,实在是没什么好记的,重复的生活,基本没有开什么天窗

通过这一年的日程规划和记录,我的2018可以用瞎忙两个字来概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情有可原。2018是我刚好在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的这个时间段。告别了大一的懵懂却未到大三的从容,大二下的那段时间我真的时时刻刻都在焦虑。

现在是大三了,很遗憾,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焦虑和迷茫。周围的同学纷纷做好了他们的决定,出国留学,考研,实习……感觉只有我还没下定决心。

让我梳理一下目前的境况吧,首先我要做好保不保研的决定,因为一旦决定放弃院内的保研名额,决定考研的话,我想现在就要开始刷题了,如果决定工作的话,也应该要抽空找下实习了……我想我应该会保研,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追求安逸了,是不是为了避免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才做的决定,但静下心来想,可能我目前的状态确实还不是很适合出去工作,考研也没有方向……之前看很多经验贴,说不能因为想拖几年找工作就盲目读研,可是我觉得可能再给自己一些时间成长会比较好。保研这件事,我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三年的时间成本,再加上三年期间的工作工资和工作经验,预期收获是大四下暑假可能的牛津大学实习,和实验室发一篇sci的机会。其实平心而论,我总觉得自己不适合科研,或许在读研的三年,我可以更清楚地把握自己的兴趣,然后做出更成熟的决定吧。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长线的决定,我读研之后要不要继续做科研……

目前的我可能会说不,从我在实验室待的这一年多,我好像并没有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反而感觉压力很大,作为一个逆商不高的人,一旦实验失败,我就会很难过。然而现阶段的实验对我可能还算是课余活动,如果我以后真的读博的话,做不做得完实验,发不发得了paper就会变成毕业的必要条件,我感觉这样会让现在不成熟的我崩溃,所以目前的我还没有强壮的心理去面对。而且我感觉做科研很累,有点工作和生活分不开的感觉,我感觉我的 dream life 应该是工作的时候努力工作,生活的时候好好生活。

整理一下,就是我现在先在院内保研,至于读不读博,等我再体验三年科研生活再做决定。以防三年后的我还是这么的纠结和不知所措,我要好好利用这三年暴风成长,把工作与否的选择权握在手里,而不是像现在,觉得自己有太多不足,所以畏首畏尾。

列一个大概的成长计划:

大三下,把绩点刷到专业第一

大四,发一篇sci

研究生阶段,一边做实验室的工作,一边接触一些实习和社会活动,对比感受,确定自己是否要做科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