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说“爱情”很美好,却极少有人说“婚姻”很美好。不仅如此,我们还时常听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前者不需要负责,而后者必须负责。
想来,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很类似。比如,小孩常常不需要为了“饮食起居”负责,家长却要。于是,才有了那首歌曲《不想长大》。
观众往往不需要为了“演讲效果”负责,演员却要。于是,公开发言对很多人来说才像是一场噩梦。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
你的亲戚根本就不需要为了“你的生活”负责。所以,每当他们见到你时,都在询问,甚至在吹催你,赶紧买房、买车,赶紧结婚、生子。但,你却知道你必须谨慎行事,必须量力而行,必须考虑周全。因为你要为自己的幸福负全责。
这好像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旦出现问题时,一旦出现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避和推卸责任。因为,负责意味着压力、牺牲、消耗,亦或是损失。
有趣的是:
当一群人圆满完成了一项任务后,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才是付出最多的那个。论功行赏时,每一个人都觉得分配不均,都觉得自己理应得到更多的奖励。反之,每一个人都觉得错不在己,每一个人也都觉得别人才最应该为这个结局负责。
我不知,究竟应该把“推卸责任”称为一种习惯,还是一种本性?但我深知,这的的确确会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近些年,全国几乎所有地方的房价都在下跌。此时,当看到自己清空家底付了首付才买到的房子不断贬值时,人们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如果这时,你问他们,“为什么你要透支自己未来三十年的生产能力,以换取一套房子呢?”
也许他们会说:“朋友都说房子是刚需,没办法只能买;丈母娘说了,如果我不买房子的话,她就不把女儿嫁给我;父母也觉得,有房才有家。”
看吧,人们就是喜欢将自己行动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
这就有点像是,如果你问青春期的小伙伴,“你为什么抽烟?为什么喜酒?为什么早恋?”他们会说:“因为我的朋友们也这么做。”
殊不知,不敢坦率的说我要为我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负全责,会给他人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很多矛盾与冲突皆源于“推卸责任”,以至于让我们变得更善于分析对方的对错。
在法制节目中的调解现场,对方常常你一句我一句的指责,其中不乏人身攻击。
我想如果我当时在场的话,我会对调解的双方说一句,“接下来,让我们停止评判、批评、分析和判断他人的言行,让我们把重点放在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要上面。”
比如,我希望他们可以说:“我有哪些做法让你感到不舒服?请你告诉我,可以吗?我希望你能听我解释一下,可以吗?”
事实是,一旦人们开始谈论自己的需要而非相互指责,就更有可能找到满足大家需要的办法。想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尊重、信任、温暖,被理解和支持的需要。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不太喜欢给学生打分,也许他们会说:“我讨厌打分,但我又不得不打分,因为这是学校的规定。”
而我想对他们说:“别把责任归咎于学校了可以吗?我希望你说是因为我。比如,我选择打分,因为我想保住这份工作。”
因为只有这么说,才算真正为自己买单。
因为当我们承认“这是我的选择”我们就不再是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主动的生活者。
成长,从不是学会顺从世界;而是学会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
为自己买单,不是负担,而是自由的开始。当你愿意承担,你才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