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买了保时捷
Livia Lv
1
朋友一起吃饭,小翠花翻她的朋友圈,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赶紧把手机给大强哥,“哎你看这不是咱们班那谁么,还跟我做过高中的同桌,他竟然去北京提了辆保时捷,哇塞怎么现在混的这么有钱了!人跟人真是比不了啊!”
“上高中那时候他就很土豪,我记着他家就挺有钱的,那会儿他净穿名牌鞋呀。听说后来他去美国留了个学,回来就进了一个世界五百强任职,工资也很高,但人家根本就不指望那点工资,家里有的是钱。”
小翠花噘着嘴说“你说说,都是一个班的同学,现在差距可真是天上地下,像咱们这种还在为买房子攒首付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有这种闲钱买个保时捷,估计下辈子吧。”
“那说不准,你去买个彩票,兴许即刻就能买豪车了呢。”大强哥笑笑。
“哈哈,那我试试去。”
然后俩人一起沉默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俩人都有点欲言又止。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这句话应该这么说:缺钱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有钱的人家各有各的玩法,玩的你看不懂猜不透理解无能,只能默默的看看他朋友圈还不想给他点赞,以此来保卫自己那稀薄的自尊心。
真相是,在这个世界上,99%的人都在生活在体制内,1%的人生活在体制外,而就是百分之一的人,掌握着99%的财富。
2
叮铃铃——闹钟响了。
你睡眼惺忪地摁下闹钟,昨夜的疲惫并未散去,虽然是想赖床,但挣扎了一下还是爬起来,洗脸刷牙,来不及多想什么就匆匆的出了门。
这是你生命的大多数早晨,机械冰冷,荒芜淡漠。
叮叮——短信响了。
你知道今天是发工资的日子,带着小希望扫了一眼手机,果然是工资到账了,虽然数字都是早已算过几遍的,但还是为此时此刻的心情默默欢呼几声。然后该还信用卡的还信用卡,该交房租的交房租,柴米油盐酱醋茶煤气水电。
这是你每个月最宽裕的一刻,为这一刻你每天都辛勤劳动,甚至加班到深夜。
这就是你在体制内的生活。
以前,工人都在厂房的流水线上动手劳动;现在,你在写字楼里用电脑劳动。你以为你是白领,你只是现代版的工厂流水线工人。
每天如此,每月如此,每年如此,你在慢慢的变老。
你甚至没有越狱的勇气,你害怕没有这个监狱,在外边会渴死饿死,会被野兽吃掉,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于是你的后代也在这个体制内生活着,一代一代,你为了稳定,甚至不允许后代越狱。
然而真相是,这个牢笼的制造者恰恰是你自己。
其实,只是你自己不敢走出来,不敢面对失去体制的世界,不敢面对未知。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赖他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被体制化了的你,又怎么敢轻易地逃离体制,甚至,逃都逃不掉。
3
闺蜜有一个朋友,从甘肃考大学来到东部沿海上大学,大学毕业了,既没有在沿海城市找工作,也没有回甘肃老家啃老,而是在东部地区研究高校周边的小零食市场,自己设计并找到合作方合作出了一系列的小零食,经过开拓市场、南下扫货、几轮融资下来,自己成了老板,做的有声有色,不久就自己买了车和房。
大学同班同学,大学那会天天在宿舍看美剧,然后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没有字幕的话片里的人说得太快有时候听不懂,就决定去学英语,可是又没有闲钱报班,怎么办呢,想了想就去应聘了某知名英语培训机构的兼职助教,给讲师擦黑板摆桌椅,讲师讲课她就在最后一排听,英语不仅学了不少,还赚了钱,非但如此,还交到了一枚英俊的讲师男朋友。
之前公司的同事,有了宝宝以后天天淘宝从网上给宝宝买衣服,买着买着就找到了上下游渠道,之后决定自己开了一个网店,现在不仅有了除工资以外的第二份收入,自己家宝宝也有了一堆一堆各种最新款式的穿不完的衣服。
请相信,只要你细心发现生活给你的指引,敢于顺着自己的想法往前走,你总能顺藤摸瓜找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很多人缺的就是这个东西,有了这第一桶金,才仅仅是个开始。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你可以没有土豪爹给买保时捷,但说不定可能你自己就是那个土豪爹,到时候可以给儿子买个保时捷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