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父亲-詹姆斯,华人小孩,他的父亲是经过冒名顶替来到美国,是学校里的维修员,母亲是食堂里的保洁员,从小出生在美国,经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很好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只有他一个黄种人,其他都是白种人,他就像是一个外国人,从小的经历告诉他,与众不同,很孤独,期望孩子合群,受人欢迎,不要像他那样,没有朋友。
母亲,是一个美国女孩,美丽,大方,特立独行,从小只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的母亲希望她,学好家政课,做一个温柔贤良的女人,而她立志要当一名医生,遇上詹姆斯,她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因为怀孕,放弃了学业,不听母亲的劝阻,(要为孩子考虑,混血儿在美国不被认同,)和詹姆斯结婚了。她希望孩子,去完成她未完成的梦想,当一名医生。
哥哥内斯,在家里是被忽视的,他的想法在家里不重要,他的梦想,没人理解,幸好他有梦想,外太空,他可以在那里遨游,后来被哈佛大学录取,终于可以远离这个不正常的家了。内斯,一直是妹妹迪莉娅的依靠,只有他知道这个家里的爱不正常,只有他能给迪莉娅安慰,然而因为他将要远行,成了压垮了迪莉娅的稻草,迪莉娅觉得没有人能拯救她了,最终选择了自杀!
迪莉娅,五岁时,母亲的离家出走,就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只要母亲留下来,她可以做母亲愿意她做的所有事,她像似这个家的中心,父母都关爱她,围着她转,每次的礼物母亲送的都是书,关于医学的,化学的书,都是母亲认为她爱看的,迪莉娅就假装她爱看,爱学。父亲送他如何和别人相处的书,送她连衣裙,听到她和同学通电话,就高兴的难以掩饰。父母的关爱压迪莉娅喘不过气来,她假装有朋友,假装很爱医学,她怕他们失望,怕这个家分崩离析。在一整个学校里,只有两个黄种人,就是迪莉娅和内斯(她和她的哥哥)在学校里,她会受到歧视,只有拼命的读书,和别人保持距离,她没有一个朋友,除了他的哥哥。还要迫于母亲的压力,唯一一次有同学邀请她去参加聚会,也因为要去科技馆而拒绝了,因为她不能让她的母亲伤心,失望!迪莉娅看似得到很多的爱,其实得到的都是压力,她的悲剧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注定了,可以追溯到她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种族的矛盾,让他们孤独,不合群,孤僻。女性的权利不被社会认可,让他们给孩子设定的更多的期望。扪心自问,我们对孩子,有多少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在失去迪莉娅以后,父母在认识到自己问题以后的那种懊悔,那种感情是那样的强烈,只要孩子回来,只要他好好的,我们可以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要求,而他在的时候我们就是认识不到,总是说这是为你好,你不能辜负时光,然而我想说,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我们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小妹汉娜,母亲的离家出走,(母亲不辞而别重拾课本,九个星期。)因为怀上了她,而重回家庭,她被所有人忽视,好像没有这个人一样,有时拿碗碟,母亲都会少拿一套。幸好,在最后父母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母亲的一个拥抱,就让汉娜兴奋不已,感受到了爱。失去迪莉娅,是他们不可磨灭的痛,但这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直面自己的感受。
看到书中,迪莉娅的很多表现,都在说我过得一点都不好,我不开心,我不喜欢,父母总是忽略,当做没有看到,很心疼迪莉娅,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吧,我们总是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孩子不能让我们满意时,要么批评,要么当做没有看到,以后我们要引起重视,不忽略孩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