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早读会分享了“痛点”这个概念,并对“痛点”作出解释,就是对某件事的恐惧。
我从去年春节后,开始参加各种培训班、线上线下课、考资格证书等,能促使我做出努力的原因,也是“恐惧”。
一是对于年龄的恐惧,我85年生,到今年年中也就32岁了,按100岁来说,我的人生已经过了1/3。我开始在想,我这辈子真的就这样了吗,我是继续以这样的状态一直到40、50和退休吗?如果几十年后跟现在的状态是一样的,那现在的我跟等死有什么区别?
二是对于同伴的恐惧,在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中,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唱歌特别像杨宗纬的,跳舞、画画、外语样样都玩的好的,投资赚钱特别有想法的,等等。那我在这群人中间,我是不是最挫的那个呢,会不会成为猪队友将来被抛弃呢,这都带给我深深的忧虑。
三是对自身技能缺乏的恐惧,记得去年参加六哥的知识训练营,其中一课讲到技能罗盘,当天的作业是为自己画一个技能罗盘,找出接下来努力的方向,我发现,我压根没法往上填,因为基本没有。相比于训练营中会编程、会画画、会思维导图的伙伴来说,我真的只能跟六哥说声“六哥好”就默默潜水了。
“恐惧”也造成了我跟我媳妇选择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基本每天早起,每天看书,每周跑步,看重金钱,谨慎剁手。
我媳妇生活随意,每天看看剧,买买买,自诩“不懂赚钱,只会花钱”。
这也归咎于我心底里对于“贫穷”的恐惧。我现在还记得,我爸因为舍不得买两张“玩具总动员”的电影票,跟我说他不进去看,在外面坐着等;我妈因为舍不得几毛钱的复印费,为我手抄了整整一本练习册;我是大四才第一次坐飞机去旅游;在我工作几年后,我妈有天给我买了个小小的生日蛋糕,说补偿我小时候以来一直没吃上生日蛋糕的遗憾......
我曾经跟自己说,我不能让自己的后代过上我小时候的生活。这真的是一种深刻在骨子里的恐惧。
而我媳妇,早在90年代初,就坐着她爸的私家车上学。
但我认为,恐惧是个好东西。人就是个好逸恶劳的生物,这源于我们远古人类的基因一直流传下来。恐惧给我一种饥饿感,提醒我缺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
在这里,我也跟大家分享曼德拉就职讲话中对于恐惧的描述。
“我们最深的恐惧,并非是我们无能为力
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不可估量的力量”
而我自己,也将继续在恐惧的挟裹中,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