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由于上期文章 Java常用设计模式知识点总结中,并没有涉及到桥接模式,因此,此文章补充讲解桥接模式,桥接模式在设计上不好理解,通过代码例子能够方便深入理解其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定义如下:将抽象部分与它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桥接模式是一种很实用的结构型设计模式,如果软件系统中某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通过该模式可以将这两个维度分离出来,使两者可以独立扩展,让系统更加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桥接(Bridge)模式的优点是:
1.抽象与实现分离,扩展能力强;
2.符合开闭原则;
3.符合合成复用原则;
4.其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桥接(Bridge)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1.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定义抽象类,并包含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2.扩展抽象化(Refined Abstraction)角色:是抽象化角色的子类,实现父类中的业务方法,并通过组合关系调用实现化角色中的业务方法。
3.实现化(Implementor)角色:定义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供扩展抽象化角色调用。
4.具体实现化(Concrete Implementor)角色: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当一个类内部具备两种或多种变化维度时,使用桥接模式可以解耦这些变化的维度,使高层代码架构稳定。 桥接模式通常适用于以下场景。
当一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且这两个维度都需要进行扩展时。
当一个系统不希望使用继承或因为多层次继承导致系统类的个数急剧增加时。
当一个系统需要在构件的抽象化角色和具体化角色之间增加更多的灵活性时。

桥接模式的一个常见使用场景就是替换继承。我们知道,继承拥有很多优点,比如,抽象、封装、多态等,父类封装共性,子类实现特性。继承可以很好的实现代码复用(封装)的功能,但这也是继承的一大缺点。 因为父类拥有的方法,子类也会继承得到,无论子类需不需要,这说明继承具备强侵入性(父类代码侵入子类),同时会导致子类臃肿。因此,在[设计模式]中,有一个原则为优先使用组合/聚合,而不是继承。

以上内容很难理解桥接模式,通过代码例子来综合以上内容加深理解。

/**
 * 定义电脑内存
 */
public interface ComputerMemory {
    public void configurationMemory();
}
/**
 * 配置8G内存
 */
public class Memory8G implements ComputerMemory{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ationMemory() {
        System.out.println("电脑配置8G内存");
    }
}
/**
 * 配置16G内存
 */
public class Memory16G implements ComputerMemory{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ationMemory() {
        System.out.println("电脑配置16内存");
    }
}
/**
 * 定义电脑品牌
 */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puterModel {

    protected ComputerMemory computerMemory;

    protected ComputerModel(ComputerMemory computerMemory){
         this.computerMemory = computerMemory;
    }

   public abstract void configure();
}
/**
 * 具体类 华硕电脑
 */
public class ASUSComputer extends ComputerModel{
    protected ASUSComputer(ComputerMemory computerMemory) {
        super(computerMemory);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 {
        System.out.println("华硕电脑");
        computerMemory.configurationMemory();
    }
}
/**
 * 具体类  戴尔电脑
 */
public class DELLComputer extends ComputerModel{
    protected DELLComputer(ComputerMemory computerMemory) {
        super(computerMemory);
    }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figure() {
        System.out.println("戴尔电脑");
        computerMemory.configurationMemory();
    }
}
public class Main {

    /**
     * 桥接模式测试
     *
     * 电脑品牌和内存配置两个维度是分开的。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华硕配置
       ComputerMemory Memory8G = new Memory8G();
       ComputerModel ASUSModel = new ASUSComputer(Memory8G);
       ASUSModel.configure();
       //戴尔配置
       ComputerMemory Memory16G = new Memory16G();
       ComputerModel DELLModel = new DELLComputer(Memory16G);
       DELLModel.configure();
    }
}

运行结果如下:


图片1.png

从代码就可以看出,电脑品牌和电脑配置的内存两个维度是分开的。我们分析下桥接模式。
继承是一种强耦合关系,子类与父类有非常紧密的依赖关系,父类的任何变化 都会导致子类发生变化。因此才使用桥接模式,使用了桥接模式之后,我们的两个维度就像桥梁一样被链接了起来。体现了松耦合的特性。
桥接模式的优点
(1)分离抽象和实现部分:把电脑品牌、内存抽象出来。实现与之分离。
(2)松耦合:两个维度分开。
(3)单一职责原则:每个维度各干各的活。

文章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关注更多的文章如下:
Android设计模式之享元模式。
Java常用设计模式知识点总结。
Android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示例。
详解单例模式。
搜索并关注公众号“Android技术迷”查看以上更多的文章,感谢各位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