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大呼过瘾,每个故事都那么新奇有趣,甚至是荒诞不经,让人大开眼界,身临其境,像是跟三毛和沙哈拉威人做了邻居,体验了一把从未见识过的大漠生活。
不得不佩服三毛的笔力,她的文字朴素浪漫,不加修饰,却又鲜活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像是一位旅居在外的朋友和你聊天,不紧不慢的叙述相当有趣,让你听得着迷。你注意到她粗糙的脸色隐藏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可黑亮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快乐和幸福。当你听完了她的故事,心满意足地和她告别,心里却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哇,指甲油补人牙齿!”他被吓得全部头发唰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好看极了。
在《悬壶济世》里,三毛出于善良和爱心,常给那些愚昧无知宁死也不去医院的沙哈拉威妇女一些药片,医治她们的小毛病。谁知一发不可收拾,她被当地人看成无所不能的神医,上门求医的人络绎不绝。无奈中,她只好赶鸭子上架,“非法行医”,竟然屡次“手到病除”;当丈夫得知她要给产妇接生,怕她草菅人命,拼命阻止了她,可她呢,并没有就此收手,依旧“执迷不悟",用一大瓶红酒神奇地救了难产的母羊一命;又“异想天开”用指甲油给人补牙,竟然也起了作用。哈哈,这个三毛鬼点子真多,让人见识了她的智慧,也看到了她的善良。
《娃娃新娘》让大家见识了沙哈拉威人娶娃娃亲的婚嫁风俗。女孩往往在儿童时期就要出嫁,而聘礼是父母嫁女儿时很大的一笔收入,“这简直是贩卖人口嘛!”在经历了10岁的姑卡看似闹剧的婚礼后,新郞还要在结婚初夜公然用暴力去夺取小女孩的贞操,并炫耀给朋友们看。嗐,这风俗真是愚昧落后不可教化也。
《沙漠观浴记》又让人见识了沙漠洗浴习俗。“我看见每一个女人都用一片小石头沾着水,在刮自己的身体,每刮一下,身上就会出现一条黑黑的浆汁似的污洉……”一个女人已经刮得全身黑浆都起来了,没有冲就去喂婴儿吃奶,“她下巴、颈子、脸上、头发上流下来的污水流到胸部,孩子就混着这个污水吸着乳汁。”那场面,真让人恶心反胃。谁知,当地妇女每年春天还要去海边用海水灌洗肠子,“一天要洗内部三次,一共洗七天才完毕”,这些闻所未闻的习俗,听来让人目瞪口呆,其精彩度真不啻于天方夜谭呢。
《撒哈拉的故事》让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乐观、开朗、有智慧,有生活情趣的三毛,她和丈夫白手起家,在荒僻肮脏的坟地边打造了一个“沙漠里最美丽”的家;他们乐于交友,乐于助人。对那些看似愚笨实则聪明、爱沾便宜的“芳邻”,三毛和丈夫更是体现出了极大的忍耐度和怜悯心,任由她们去家里借东西,乱用她的化妆品,她从没有嫌弃和厌烦。不难想像,沙漠的条件非常恶劣,生活也很枯燥,可在三毛眼里,这里的生活却是如此有滋有味,如此鲜活有趣。
在这个人为了爱情去沙漠里受苦时,我心里已经决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
贯穿于《撒哈拉的故事》全文的主线是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
三毛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像风一样让人难以把握。三毛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而荷西却认为是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恐怕只有荷西懂三毛,他是上帝派来照顾三毛的吧。
荷西原本打算去航海,可为了三毛的理想,就不声不响先去沙漠找了工作,安定下来,预备她单独去非洲时好照顾她。他不是个浪漫的男人,也没说过甜言蜜语,他只对三毛说:“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这里,有荷西对三毛的迁就、包容和深深的爱,他用坚定的行动抓住了三毛那颗飘忽不定的心。
“在这个人为了爱情去沙漠里受苦时,我心里已经决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三毛成了荷西的妻子。
两个人的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两个人的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可这并不影响他们爱情婚姻的甜蜜。荷西苦苦寻找一付完整的骆驼头骨送给了三毛,三毛很高兴,“正是最好的结婚礼物”。也许物质在婚姻里扮演的角色并不重要,精神的高度契合,价值观、人生观的高度匹配,生活方式的互相认同,两颗灵魂才算是彼此找到归属吧。
“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安妮宝贝是这样说的。三毛和荷西是这样做的。三毛在婚前一再强调婚后还是我行我素,荷西说,我就是要你我行我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是啊,爱一个人,就是爱她最初的样子。
结婚之后,荷西没有过多地约束三毛,他支持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给她自由和空间,也陪着她去看沙漠风光,探访当地风俗民情,甚至为了去寻找她喜欢的化石,险些丧失了性命。
《荒山之夜》正是本书中最惊心动魄的一个故事,甚至让人嗅闻到了死亡的气息。在去大漠深处寻找化石的途中,荷西不慎陷入了泥沼,此时太阳即将落山气温骤降,周围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返回叫人又来不及,形势十分危急,荷西的生命危在旦夕。三毛疯狂地四处乱跑,却无济于事。“我不能离开你!”三毛绝望地叫起来,要死一块死。终于来了一辆吉普车,三毛上前求救,三个沙哈拉威男人非但见死不救,还要对三毛非礼。一场生死的拉剧战在寒冷的夜幕下上演,三毛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开车把三个男人引到迷宫山终于脱险。可荷西怎么办?三毛急中生智,拆了汽车的座垫和轮胎,又把自己的裙子撕成布条,把荷西救上了岸。
这生死与共的一夜把俩人的心紧紧相连,那是三毛对荷西强烈的爱激发出的智慧和勇敢,感动了大漠之神护佑着夫妻俩走出困境。在危难的考验面前,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情,而爱,是对你的不离不弃,是你我今生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和荷西在撒哈拉相濡以沫、共同生活的时光,是三毛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三毛不是一个世俗中的凡人,她一生都在追求灵魂和身体上的自由。
她家境优渥,父母慈爱,她应该是一个乖乖女,可她不是。她崇尚自由,特立独行,骨子里有的是不羁和叛逆。她的举动往往不同常人,她说:“因为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著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她不屑过安稳和平淡的生活,她不适应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应酬,她感到局促和压抑,“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昏头转向,意乱情迷。”
我猜想她的神经质,她的厌世,她的逃离,应该与上初中时被老师羞辱有关,正值花季的少女被怀疑数学考试作弊,那个混蛋老师当众在她眼睛周围划了两个零蛋并用语言羞辱了她。就此,三毛心理出现了严重障碍,患上了忧郁症,也曾割腕自杀。少年时的心理阴影和成年后的几次恋爱失败的打击,都为她以后一生的流浪埋下了前因。
我对三毛选择在沙漠定居一直不解。她飘流过很多国家,“但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将我的心也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她一直在寻找能让她的心安静下来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撒哈拉。“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我想,这不是看破红尘,不是自我放逐,而是灵魂的回归,是前世的召唤吧。“撒哈拉沙漠,在我内心的深处,多年来是我梦里的情人啊!”广袤的沙漠容得下她追求自由的心,她的不安和孤独在这里被接纳,被安放,被抚慰,她在大漠中有了归属感。也许她本就是一枝盛开在沙漠里的玫瑰,娇艳欲滴却又顽强坚韧顽强,只有在这片贫瘠的沙漠才能绽开灿烂的生命之花。
撒哈拉治愈了三毛,也成就了三毛。她收获了爱情和婚姻,她与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也因《撒哈拉的故事》一举成名,在全世界华人中掀起了流浪热。“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三毛出世般的自由与浪漫,洒脱与不羁,让处在俗世不能自拔的人们羡艳不已,谁不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自由自在地流浪呢?可这一切都是假像,流浪的生活注定是苦乐掺半,没有一颗像三毛一样超脱凡尘的心,笃定受不了居无定所、温饱无靠的流离之苦。
作为现代人,我们确实做不到像三毛一样用一生去流浪,我们要脚踏实地过烟火生活,要为家人为未来打拼,要面对生活中的苟且,即使还有诗和远方,也早已累得没有力气去追寻。那么,退而求其次吧,多读几本好书,去野外徒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给自己疲惫的心灵一个自由飞翔的机会,也不失为一次具体而形微的“流浪”吧。
想跟着三毛去流浪吗?读一读《撒哈拉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