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养成正确的金钱观,不断地购买资产,减少负债,想办法让钱生钱,才能尽早实现财务自由。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叫罗伯特·清岐,他本来是出生在美国一个很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孩子,和其他所有人一样,上着普通的学校,在最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茁壮成长,但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有两个爸爸,一个是他的亲生父亲,是个有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受过非常好的教育。另外一个爸爸是他一个好朋友的父亲,这位父亲是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企业家,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虽然没有渊博的知识,但是有非常娴熟的理财技巧。
罗伯特同时接受两个爸爸不同的价值观,他发现这两个爸爸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他们展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关于本书
本书改编自作者的亲身经历,书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在碰撞,是入门级的理财书。自出版以来,连续18个月排在全国图书排行榜的第一名,至今稳居纽约时报畅销榜的前10名。
首先,我们来说说罗伯特的这两位爸爸在价值观上有啥不同。
其实这两位爸爸都很聪明,工作也都非常努力,但是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对待金钱的态度全完相反。
他的亲生父亲,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那位博士,他就总说:“贪婪是万恶之源,人就应该懂得节制,不要浑身都是铜臭味。”而另一个企业家爸爸总是说:“贫穷才是万恶之源,贫穷会放大人向恶的一面,会把人们向善的一面磨灭掉,与此相反,有钱才会帮助到更多的人,才会消灭掉世界更多的恶。”最后到两位爸爸都去世了,亲生父亲留下来一大堆银行账单,而企业家父亲留下了数亿美元的资金做慈善,还让他的好朋友继承了自己的事业,创造更多的钱。
他的亲生父亲如果遇到一个特别贵的东西时,总是会习惯性地说:”这个我可付不起,就不再去想这个问题了。”就和我们很多人看到北上广深的房子一样,习惯性地会想,这个我可一辈子都买不起。他的企业家父亲则会坚决禁止他说这样的话,也不准他这么想问题,他总是会让罗伯特和他的好朋友去想:如果我要买这个东西,我要怎么去赚钱才能买得起。你看,这两位父亲一个习惯性地说陈述句,一句买不起就跳过所有的思考和因为买不起带来的挫败情绪, 另一个习惯性的用疑问句,总是在去找解决问题方法,不准自己逃避问题。这两种思考方式带来的长期影响当然就是,亲生爸爸总是不动脑子,财商越来越低,而企业家爸爸总是动脑试图解决问题,财商越来越高,就像一个总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另一个一有机会就出去锻炼一样,这两个人的体质肯定不一样。
他的亲生父亲总是说:“政府太黑心,我们三分之一的工资都被拿去交税了。”企业家父亲总是说:“政府就是应该收税呀,不收税怎么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税收本来就是奖励勤快人,惩罚懒人的工具。”亲生父亲总是劝他:“你要好好学习,以后就能找一份好工作,就能养活自己了。”你听,是不是和我们大多数家长从小说的话差不多,要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以后找不到工作。企业家父亲却总是说:“你要好好学习,这样以后你就能开自己的公司,创造很多就业机会给别人。你看见好的企业还能收购他们,给更多的人工作机会。”你看,他两位爸爸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完全不一样,一个驱动学习的力量是恐惧,不好好学习就会怎样怎样,另一个是爱,你好好学就会帮到更多的人。
亲生父亲只要在饭桌上,就不准谈钱,安安静静吃饭,而企业家父亲只要在饭桌上,就一直在谈生意,从头到尾巴拉个没完。亲生父亲偶尔谈到钱,也都是用非常小心谨慎的态度去说,花一笔钱都会前思后想很长时间,就像割自己的一块肉一样疼,生怕花出去的钱就再也回不来了。而企业家父亲不会这么拘谨,他告诉罗伯特要学会风险控制,一旦钱在风险控制之内,就大胆去投资。在面对账单的时候,亲生父亲总是会把账单拖到最后的期限才支付。而企业家父亲就不会,他会预先支付账单,绝对不会出现逾期的情况,因为逾期通常就会有罚金,还会影响自己的信用,在他看来,一点点的罚金都是非常大的不必要的开支,简直就是对自己理财能力的侮辱。
他的亲生父亲总是相信政府会满足人民的需求,他把自己的老年退休计划全部押注在政府身上,所以他平时最关心加薪、退休政策、医疗补贴、病假、津贴这些琐事,他最希望的生活就是晚年的时候政府能定期给他发钱。企业家爸爸就完全不相信这一套,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有了依靠,就会不知不觉中变得软弱,变的有依赖性,变得开始不思进取。而这些都是导致贫穷最重要的原因。一个人要始终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负责,持续的学习才是最好的保障。
亲生父亲整天教别人教怎么制作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简历,而企业家父亲则教他写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和财务计划表。两位爸爸都经历过破产,亲生父亲遇到破产的情况会悲观地说:“你看,我永远也不会成为富人了。”结果最后他在破产的漩涡里挣扎了好多年。企业家爸爸则会说:“破产嘛,就是暂时的,我虽然银行里没钱,但是我有脑子啊,我有丰富的理财知识,我依然是个富人。”所以他一直按照富人的行为方式做事,最后用了几个月就重整旗鼓。
说到这,两位爸爸对待金钱的思想和价值观应该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
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个遇到钱就逃避,看不起、看不上、不关心,最后当然就得不到,另一个对待钱始终关注,关心、想要,然后设立高目标,赤裸裸地去追求,所以最后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他。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励志鸡汤的味道?其实不是,这种对金钱坦诚相待的态度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身边有大量这样的人存在,他们才华横溢,但是就是过得穷困潦倒,那根本的原因是啥呢?其实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那种清高,傲娇的气质在阻碍他们的发展。现实中有大量的人对商人总是持一种低看一眼的鄙视态度。
很多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一直耕作,用互联网上的话来说就是,只知道做产品,完全不会营销。还有非常多的人骨子里是鄙视商人的,他们一想到赚钱就觉得是低级的事情,打内心里排斥和抵制金钱,心理总是这么想,那钱自然不会靠近他们了。
为什么会普遍出现这样的心理呢?
说到底就是学校财商教育的缺失引起的。不管是罗伯特的亲生父亲,还是那位有文学博士文凭的女士,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他们的智商绝对不低,他们还受过完整的、系统性的学校教育,但是最后他们形成的观念往往是抵制金钱,因为学校从来不教这些。相反,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像罗伯特的企业家父亲,他们一直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一直都在磨炼自己的财商,他们绝不会觉得合法的赚钱有啥丢人的,所以最后往往是他们创造公司,他们制造就业岗位来接纳那些从学校里出来的精英。
这么说有点以偏概全,实际上不管是在市场里混,还是受过学校完整的教育,培养自己的财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财商不像智商那样可以测量,也不像情商那样被人普遍看中,但是财商就是一个人想要摆脱困境最重要的能力。
学校里没教,并不代表不重要,那只是教育体制的失败。越早建立这种理财的意识,就越早实现财务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
那到底怎么提高财商呢? 罗伯特的企业家父亲给他说了些啥?总结起来就是两条。
第一条:富人是不会为钱工作的。
意思就是,富人不会为了一点点小钱就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那都是穷人干的事情,富人都是把精力关注在自己的事业上,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哪怕是工作,那也只是暂时的,也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快乐工作,而不会为了眼前的生存问题着急把自己的时间廉价卖出去。
企业家爸爸给罗伯特讲了一个老鼠赛跑的例子。
他说大多数受过传统教育的人,虽然每个人的情况是千差万别,但要是整体去看的话就会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也就是表现出中产阶级的特性,比如从小被人告诉,要好好学习,毕业才能找到工作,于是他们就像一只老鼠在一个笼子里一直跑一样,如愿以偿地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小孩,他们的职业可能是医生,律师,有着不错的收入,但是工资也就够付房费和供子女上学,然后他们为了改善生活,就更加努力的工作,刚刚升职加薪,但是其他的开支也跟着上升,他们交更多的税,有更多的开销,刷更多的信用卡,欠更多的债,于是更加努力的工作。就像一只小老鼠在圆形的木头笼子快速奔跑一样,看上去非常的努力,实际上在原地打转。
那要怎么摆脱这种老鼠赛跑的陷阱呢?
首先就要学会直面自己的恐惧和欲望,做到心理不害怕,而且不为小钱所动心。
你看,大多数人出去找一份工作的动力都是因为恐惧,害怕付不起账单,害怕被解雇,害怕没有足够的钱,害怕重新开始,大多数人都是钱的奴隶。为了消灭这种恐惧感,他们通常就会很廉价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实际上很多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所干的活。
学习、成长成为了工作的主要动力,这就已经和大多数还是由恐惧和欲望驱动做事的人在每个节点上做出的选择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企业家爸爸教他的第一件事,时刻为自己的成长奔跑,不要像那只困在笼子里的老鼠一样奔跑。
第二件是学会区分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你可能觉得这个问题特别简单,但其实大多数人都分不清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比如你有一辆车,你可能觉得这就是你的资产,但其实不是,车是明显的负债,你养护它需要花费源源不断的费用。
罗伯特的富爸爸教给他的第二堂课,也是理财唯一的一条规则,就是搞清楚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不断地买入资产。
这个观念听起来非常的简单,实际上很多人的思维里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大多数人脑子里的概念是挣得多花得也多,他们大量地买入负债,最后把自己的经济状况拖垮。
富人是怎么消费的呢?
他们绝对不会用本来购买资产的钱去买负债,如果他们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想要购买一些奢侈品,一定是用资产赚来的钱来购买,也就是说,他们会不惜一切努力先把能钱生钱的这种模式搭建起来,然后再去考虑消费。
说到购买资产,什么是资产呢?
像房产、股票、基金、债券,这些都算,如果你去关注市场,会发现非常多的具有升值潜力的东西。穷人通常不会购买资产,一方面他们比较懒,不愿意去关注这些信息,就算投资,也总是找第三方投资机构把投资的活儿外包出去,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本金太少,就算买了,他们升值的钱也就那么一点,所以就压根看不上。
这就是穷人为什么一直穷的根本原因了。
富人会把每一块钱当做自己的小兵,就像搭建一个自己的军队一样,让他们时时刻刻为自己赚钱,自己出去攻城略地。穷人则忍受不了这个搭建的过程,克制不住自己的消费欲望,有多少花多少,这就是根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