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浙大博士留下一封告别书,投江自尽了!
他告别书中说道:不想再假装,不愿再说谎,只想做自己,可是是真的难…
从他的自白里面,我们虽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无助。在他之前的生活里,因为外界原因,他要一直假装一些东西,抛开自己本来的样子,去伪装,去生活,终于有一天,他累了,承担不下去了,所以连生命也顾不得了。
可能很长时间以来,他都在顾及外界环境,也应是一直在逼着自己,去适应,去习惯,去按照别人的标准和意愿生活。
我们假想一下,若是没有太过勉强自己假装成别人希望的模样,稍稍放过自己,让自己有壮士断腕般的勇气,按自己生命本来的样子成长,会不会,他不会走到最后抛弃生命的一步,会不会在结束生命前心里也不用备受那份煎熬和无助?应当,是会好些吧。
其实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真的感同身受,因为,我刚从抑郁中稍稍走了出来。
入学后,我被老师送到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实验室去科研,去之前我有多么地激动,去之后,我就有多么地想抛开一切,放弃人生。
进入到实验室,同学们大都是早早在学术浓郁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而且家庭环境大都不错,所以眼界格局,交际能力都在很高的级别。他们说天文地理,我不懂;他们说数码科技,我不懂;他们说国家大事,我不懂;他们说高端槽点,我还是不懂…那段时间,别人跟我说话,我大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知道;而我开口第一句也确实是这样回复的,甚至说出来的,只是单个字,单个词,连一句正常的简单的流利话都说不出口。
我做实验时候,战战兢兢,因为害怕做错,让别人觉得我笨;我开口说话之前,那些话往往要从嗓子眼儿到心里来来回回几个回合,因为害怕说错,让别人觉得我没文化…
理所当然地,我这样融入不进去,自知愚钝很多的人,注定要一直形单影只。
后来,我强迫自己,听到别人怎么说话的,下一次遇到了,我就多练多改;看到别人怎么做事的,下一次我就努力模仿;观察别人怎么生活的,之后,我就照猫画虎。很长一段时间,我连午睡晚睡梦里都是在想:我要怎么说,怎么做,才能缩小差距。
可是,在我每每觉得自己进步一些的时候,现实往往又狠狠地给我一巴掌。
我发现,我努力地学,还是赶不上别人仿佛与生俱来的自信和能力;努力地学,还是连别人脑海中知识的九牛一毛都没有,努力地学,却发现自己就像东施效颦,可笑至极。所以我陷入了无尽的自卑和抑郁中,一到晚上就会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哭,不敢出声,于是一度哽咽到无法呼吸。我甚至成了一个不敢面对天亮的人。
那段时间,我特别理解为什么会有太多的人选择自己结束生命,因为在现实下,强迫自己去改变,强迫自己扭转成其他的样子,强迫自己过着理想的生活,太难太难。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真的太过骨感扎心。在那段日子里,爸妈会跟我打电话到深夜甚至通宵,因为害怕我刚便易于折,害怕我像个弹簧,超过量程之后,便选择自我支离。在那段自我逼迫到不能喘息的日子里,唯一支撑我的就是爸爸那沙哑温润的嗓音,就像一壶老酒,提醒着我,世间仍有一些东西我必须不能抛弃。
后来,我觉得除了面对,别无他法。
所以我慢慢开始调整自己。我告诉自己,差距是既定的,但是尺会有所短,寸也会有所长。于是我没有再逼着我模仿别人,没有逼着自己成为假想的优秀人士,而是去关注我要做的事,我擅长的领域,抱着审视的态度,学习身边人真正值得学习的东西,把周围人当作一种伴我前行的力量,而不是不能打败的神一般的人。
终于,我有了自己的重心,有了自己的专长,也有了自己挑选的道路,这时却惊奇地发现,我眼中优秀的人,原来也会觉得我很有想法,有些地方也会令人钦佩。
现在时常都会很庆幸,我在最后试着放过了自己,没有强迫自己去变成无法成为的人,否则,可能现在的我,大抵已经退学,甚至已经放弃了吧…
记得周国平在《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说道:每个个体要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当好自然之子。其实便是在告诉我们,生命有各自原本的样子,我们每个人人生也是有自己原本的模样的。所以不要逼迫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勉强自己成为自己钦羡或令人羡慕的模样,适当地放过自己,顺其生长。
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已经过出了自己的生活,且还是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