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还真有斩断父亲脚却让儿子驾车,抢夺妻子却让丈夫陪乘的人啊?还真有,就是齐懿公。
懿公四年(前609)春,当初,懿公还是公子的时候,与丙戎的父亲一同打猎,互相争夺猎物,懿公未争到,即位以后,懿公斩断丙戎父亲的脚,却让丙戎为自己驾车。庸职的妻子漂亮,懿公抢入宫中,却让庸职骖乘。五月,懿公在申池游玩,丙戎和庸职洗澡,互相开玩笑。庸职说丙戎是"砍脚人的儿子,丙戎说庸职是"被人夺妻的丈夫"。两人都为这些话感到耻辱,共同怨恨懿公。两个人谋划与懿公共同到竹林中游玩,二人在车上把懿公杀死,把尸体抛在竹林中逃跑。
刚翻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到:懿公四年春,初,懿公为公子时,与丙戎之父猎,争获不胜,及即位,断丙戎父足,而使丙戎仆。庸职之妻好,公内之宫,使庸职骖乘。五月,懿公游於申池,二人浴,戏。职曰:「断足子!」戎曰:「夺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弃竹中而亡去。
斩断父亲脚却让儿子驾车,抢夺妻子却让丈夫陪乘,齐懿公这种颟顸的行为无异于在身边携带了两颗定时炸弹啊!最后被杀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们应该先做到与人为善,也是于己为善嘛!还有一句是与人有路,于己有退。若实在要与之为敌,那就请做得干净利索点,不要留下后患,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孟子·尽心上说的,原句是: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斩断别人父亲的脚,抢夺别人的妻子,你认为别人不会怨恨?还让人给你驾车和陪乘,这不是自己闲自己命长,自己找死么?孔子也说过: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我们要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不去冒无谓之险,也不去凑这个无益的热闹,任何时候都不要将自己置于不可知、不可控的危险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