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倚窗棂听雨声✨

        年末,岛城早已进入冬天,却一点也不像冬季。无雪,风也不凌厉。黄昏时分,隐约听见窗外细雨迷蒙,本应该是一个飘雪的日子,却冬雨纷飞。站起身,支起耳朵细听雨声,再无半点困意。

        隔着窗,一切都很寂静。一直喜欢细雨蒙蒙的天气,依稀记得小时候,总是倚在窗前看那绵绵的雨丝,聆听滴答、滴答洒落在房顶、墙角、路边的雨声,时不时,想伸出手去感受那纷飞飘坠的雨点。

        读过季羡林先生的《听雨》,其中有一段描写的特别美好:“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自古文人视“听雨”为雅事,能从自然的声音中听出无限韵味,——雨落梧桐、雨打芭蕉、枯荷遇雨、雨敲窗棂、小楼听雨...... 读唐诗宋词,真的很佩服,自然界最平常不过的事,居然也成了一件雅事,听雨也被称为古人“九雅”之一。

        雨是有温度和感情的,古人用不一样的心境聆听滴答的雨声,获得了不一样的心灵感应。

        读了《听雨》,明白了许多,听雨的人从来不在少数,但能听出雨意的人,大多数都是对尘世有所感悟的人。

        听雨,应该在黄昏,在夜深人静时分,或者在黎明将醒未醒之时。不喜欢在白天听雨,雨声里掺杂了市井之声;而且雨的形态裸露无遗,似乎沾染了世俗之气,让人断了想象,一切似乎都很透明。这就好比事先将事情的结局告诉了你,还有什么悬念可言呢?

        所以,更喜欢在雨夜听雨,那时天地浑然一色,只有雨声增添着夜的宁静,一切的一切都能予人无尽的遐想。

        有人说,孤独的人爱听雨,不尽然。一个人只要在日子里跋涉久了,懂得了生活,都会喜欢。听雨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做。闭上眼,雨过,或绵密、或稀疏的漫过心头,感受雨里的那份意蕴。

        其实,喜欢的不是雨,是喜欢在雨里放开一寸寸思绪,舒展一寸寸怅惘。

        亘古以来的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如临其境。意无此境时,也要造出个意境来,听听那雨中有几分柔情。

        听雨最好当在小院一侧的厢房里,窗外种有丛丛绿竹或是芭蕉,当绵密的细雨飘过,丝丝缕缕,雨点飘落在绿叶上,沙沙轻吟;落在瓦楞上,叮当作响;滴落在小院里,淙淙有声。那一刻,屋内烧水、煮茶、看书,定会陶然自若,忘乎所以。

        生命里,我们无法左右风霜雨雪,却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有些事,学会释怀,有些人,学会遗忘。情没了,爱走了,还会有下一场花开。淡看尘世纷扰,当季节再次翻过,一切又会重新来过。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如此,生命便不被辜负,不被荒芜。

        诗里说,让心潜在雨里,虽然偶尔会有点点的酸涩卡在胸口,但我们还是会笑着走过,每一个生命的路口。


                              ——2019年12月16日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