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没有小二姐,估计很多人都不太会关注张杨,即使他拍摄的《冈仁波齐》并不那么差。
只是偶尔的一次交集,被加上了很多戏份,小二姐把自己和张杨比作三毛和荷西,用上了“量子纠缠”,还算了生命数字和塔罗,说他们有“前世的宿世姻缘”。
故事是怎样呢?
2017年,两人在中美电影高峰论坛上第一次见面,小二姐激动地去加张导微信,但是人家对她根本不在意。
中饭吃饭的时候,张导边上正好有一个空位,小二姐抛弃了一桌姐妹,欢快地凑过去,虽然聊天聊得很尴尬,但加上了微信。
每天在朋友圈关注张导的动态,顺带在朋友圈里数佛珠。佛珠数到第37天的时候,女主飞到大理去看张导拍戏。
“最开始的初衷是想抱着来探班、来学习的态度”,结果当晚就发生了一夜情。小二姐很明确地知道张导已经有了老婆和孩子,哪怕他是不婚主义。
2018年1月3日,小二姐找命理师算了一卦,然后就认定她和张导有“宿世姻缘”,是现实中的“量子纠缠”。
恰好1月4日是三毛离世的日子,小二姐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认定自己和张导是三毛和荷西转世。
于是,她开始抓狂地将她和张导这么多年的擦肩而过往三毛荷西身上靠,在数完108颗佛珠之后,洋洋洒洒近万字,并生动地加上了视频表达了对张导的爱慕之情。
讲真,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除了配上的文青音乐好听外,读这些没有逻辑的文字真是对我极大的考验。我估计三毛如若在世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知会气成什么样。被拉下水的佛珠、文艺女青年们也会纷纷表示不满吧。
但是,小二姐的那两个视频我是真正看完了。如若撇开个人的价值观,不管姑娘的人设如何,不带评判,不参杂个人道德情感因素去评价时,我的第一感受是:这姑娘豁出去了。
她把自己放在了苦情者和救世主的角色上。一边说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写文章只是为了放下,一边却在朋友圈里求转发寻求关注。矛盾的行为,矛盾的心境。
所有的表情,所有的言语都在诉说:“你看我多痛,你看我多苦,你看我的经历是多么丰富又惨淡,作为三毛的我为了荷西张扬的幸福,选择了放手选择了离开,但我想告诉你,我找到了真爱,而且是我主动和他说再见。”
悲情的角色。
02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
父亲在小二姐5岁时去世,她自幼由奶奶养大,15岁开始才和母亲生活,18岁开始北漂。
她是缺爱的。她发现了当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痛苦时,别人对她的关注会增多。曾经,那些人,可能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后来,可能是那些被视为人渣的男朋友,即使有一丝的爱,她也会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获得暂刻的安稳。
她是敏感的,她也是惶恐的。这份惶恐源于安全感的崩塌,所以面对离去,面对丧失,她手无缚鸡之力。
父亲离开了,祖父母也离开了,而与母亲只有3年不到的相处,她失去了能长时间支撑她的港湾和力量。
她有哀伤,原生家庭的爱原本给的贫瘠。好不容易得来的爱却又不加商量地失去。于是她很不确定,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拥有一段长久而亲密的关系,不确定自己是否值得去爱,是否值得被爱。
于是,她默认地选择荒诞的亲密关系,即使非常清楚走不远就。那些爱若即若离,她索性随意。黑社会男友,玩摇滚的男友,偶尔见面就产生荷尔蒙冲动的一夜情,甚至还被包养过。
她的每一次恋情都是来得惊心动魄,去的支离破碎,都好似在她胸口扎一把刀,而她始终以为自己是胜利的,这是自我欺骗。
你看视频里小二姐对曾经的恋情嗤之以鼻的态度,她明明不满的。理智战胜不了情感,即使飞蛾扑火,她也想要被爱一把。
她有愤怒。
为什么自己每次都只能被动地接受丧失,接受亲人的离去?为什么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而是与上上辈一起生活?为什么自己只能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
所以,她想要剧情反转,让她拥有说再见的主动权。所以有了戏剧化的108颗佛珠,有了姑娘对一夜情的苦情加码,她无时不刻在宣告,主动权在我这里,我来成就你,甚至认为这些经历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她变得偏执,即使荒诞经芜,她却乐此不疲,她在校时性格就很孤僻,独来独往,与同学关系很差。
偏执的能量向外释放,谁又能阻挡。最近她又贴出剃光头的照片,博人眼球。
03
没有直面过创伤的人生只有躲躲藏藏,所以她选择了假意的朝拜,佛系的背后都是逃避,不敢面对那些尚未放下的哀伤。
如若没有面对真实生命的勇气,宗教也成为不了永久的避风港。即便家庭伤害了你,依然可以重生。
成长,不是喋喋不休,不是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伤口扒开给世人看,那样只会惹来他人的厌烦。所以,很多的评论里你会看到很少有人再去同情这个原生家庭不怎样的姑娘。
成长,是能完成自己的哀思,让失去有所安放。朝拜的路上不是用来让你发展一夜情,而是来放下与逝去的亲人没能好好说的再见,留在心中的思念。
成长,是能承认原生家庭的支离破碎,不去逃避,也不去掩饰,沉浸在痛苦之中,又不被彻底淹没。
成长,是能承认自己犯下的错,包括没有善待自己。那些表面上丰富的情史,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何尝不是一次次跌入更深的峡谷中,重复犯错?
成长,是能如实地面对内心的匮乏,不再伸手向外要,而是能从内心深处滋生出对自己的关怀,善意和爱。
著名的心理学家海蓝博士说过,人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从母亲的腹中来到这个世上,第二次是能在命运的各种变化起伏中学会了做自己的母亲,关爱自己。
很多人会口口声声称都是原生家庭的错,诚然,从来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从来没有不受伤的孩子。原生家庭再渣再滥,有些锅你要学会自己背。
小二姐,好好面对你的欲望,你的需求,你的失去,你的哀伤。
小二姐,你经历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情感,都在彼时彼刻,给予了你一丝的安全,不诋毁也无需自卑,更不要再去作践自己。
小二姐,善良不仅仅是放手,还有不去打扰他人的生活,你又是否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想要的感情?
小二姐,愿你能做回真正的自己,也找回初始的善良。
END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一起点亮下方的小红心“❤”吧~~
更多好文,可以关注小娜的文集:
《个人成长》《管理好情绪,才能管理好人生》《人物剖析》《亲子育儿》
往期精彩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