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
核心意思是持政者要与民心一致。
为什么要“令民与上同意”?因为“兵者,国家大事”,是国家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需要消耗国家的大量人力,钱财,没有民众的支持,搞不好打了一仗,胜负不说,国家内部却乱成一塌糊涂。强盛如西汉初期,经“文景之治”,海内富庶,国力强盛,然经汉武帝连年征战,国库亏空,民愤激荡,最终汉武帝也只能颁发“罪己诏”,停止战事,以息民愤。由此可见施政与民心一致的重要性。
与民心一致有两种类型:一是顺其民意。外敌入侵,犯我边境,激起民愤,同仇敌忾,出战自然顺其民意,也容易获得人力及财物支持;二是想出战,但民心却未必,这时就要发动国家宣传机器,“令民与上同意也”,美国打越南,打阿富汗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前线的英雄也免不了被国家征召从枪林弹雨的前线回到国内参加各种酒池肉林的募捐会,为战争造势宣传。这个《太平洋战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都有提到过。
当民与上同意时,方可与之生,与之死,而不畏危。战争脱离了民众的支持,是不长久的。
公司策略也是如此,一个新的方案,计划如不能获得员工们的支持,执行程度就大打折扣了。很多情况下,管理者习惯制定计划就要求下属无条件执行,也不跟下属说明决策缘由,招人也只喜欢找只做事不反驳的人,以为这样就能确保事情能高效执行。事实上,这里犯了几个错误。一如果员工都是只做事不反驳的人,这样的团队毫无创新力可言,这样的团队管理也没太大价值,因为管理难度太低,团队成员发挥的价值空间太小;二是无条件执行并不意味着不与下属沟通。如果任何管理工作都是要求下属无条件执行,这样管理未免也太简单了,本质上这只是粗暴的滥用职权,跟个人的管理能力毫无关系。这种情况下下属吃不透决策意图,只是动作行为上做到了无条件,内心却百般不情愿,这样的执行结果不会太好。但相反如果跟下属充分沟通,哪怕有争议,没有说服下属,最终管理者拍板下决策需要下属无条件执行,下属也充分了解管理者决策的意图,并感觉自己也得到了尊重,执行决策时的意愿反而更明确。管理,管理,很核心的也是要做到每个人与上同意,团队一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