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要学会接受“孤单”

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在黄昏醒来,因为那一刻,觉得格外孤独。后来好些年,尽管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也从不在下午睡大觉,直到一个如同分界点的黄昏出现。

那天傍晚,父母在隔壁看电视,我在卧室看书,抬望眼是窗外城市天空,于是我看一会儿书,抬眼看一看外头,夕阳慢慢晕染整个天空,颜色一点点深邃,直到被黑夜完全替代。也许潜意识里有过的不愉快的黄昏记忆,也在那一刻,经由黄昏治愈。

到底是黄昏让人孤独?还是一个人的黄昏让人孤独?

小时候以为是前者,后来以为是后者,现在以为“黄昏后,不是天黑了,而是万家灯火亮了,天气灯火都与你无关,能守住不动的,唯有此时此地此心"。

当我对黄昏有了免疫,对下雨更倾向白噪音的安静,就更确定一个人的孤独感和外界他人都无关,相反,温暖满足也只与自己相关,由此,我们对他人不再有诸多要求,却更珍视自己获得喜悦自足的能力。

我想和你分享“那件关于孤独的小事”,并愿我们都能经由这件小事,看见自我,抵达自在,不被任何桎梏,尤其是情绪。

因为无形者,更如影随形。有些容易被贴上“孤独”标签的,恰好是我们与孤独同行的开始——


有时,我们选择养宠物,是给形单影只的孤独一个伙伴,像曾看过的一条留言:(吴旭)“嗯。现在是北京时间22:46  外面风很大。我刚回住所。刚把猫喂饱。现在猫吃饱喝足了窝在我怀里。我一点都不孤独。”

有时,我们想念一个不再相见的人,是给“未得到”的孤独一个出口,想着他们在另一处幸福,即便与自己的人生无关,也很满足。


接受“那件关于孤独的小事”在生命中的存在,我们或许才有兴致停下来,端看对方,和睦相处,落得自在。当然,如果你天生热爱孤独,要恭喜你。

欢迎你继续看下去,文章里留言里,那些和你不一样的我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