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力

高中时候的政治老师,他是个很会讲课的人。他总是会说,你们会发现我和其它老师不一样,我讲课都是逻辑很清晰的,不是东说一句西说一句的,他反复这么说,而且他讲课也确实很有层次,板书特别简洁明朗。另外,他会举出两个手告诉同学,我出了多少多少卷子,一听他就是个牛人,别的班的同学问我们班政治老师是谁,我一说,人家也都知道,噢,就是那个出卷子的“杀手”啊,没有刻意宣传,大家都知道他是谁了,这样一来他讲的话就是说服力更强了,班上的同学都不敢在他的课上犯迷糊,因为谁都知道那是个牛人,有了这么一种光环,他带的几个班级每次都是年级前几名,因为他在无形中造出了一股“势”。

老师对学生的说服力,其实就是让学生愿意且能够听懂他想教授的知识。要想开启这个正反馈的说服力系统,怎么都得有一次成功的说服经历。当某一次,你上完一节课,那几乎俘获了所有人的心,孩子们因你的用心而认同了你这个老师,这特别酷。

要成为一个说服力高手,似乎需要自带光环,以大制胜。大者恒大,自己越强,自然越会受到他人或上司的重视,得到的机会也越多,能力随之不断提升,受到更多重视,获得更好展现。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对普通人,说服力是个可积累的正反馈系统 —— 你的功夫会越用越深。其中两个要点:一个是可积累;一个是正反馈。一个根本:就是你得用,不断地用。这非常像我们小时候就听到的那些话,比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卖油翁说的“无他唯手熟尔”……卖油郎的每一次倒油都会产生一个正反馈,日积月累他名声在外。

就像教学一样,有人看着好似浑不费工夫,只是往那里一站、亦或只是静静坐在那里,自然就生起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有人会说这就是天生的教师,身上自带王者气息。

但是,我相信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专业化的表象。是透过一次又一次技巧的磨练、功夫的打磨,才终于锻炼出来的实力。

千锤成利器,百炼成纯钢。

抛开错觉:今天学完,明天我就能登顶成功。还早,你必须地用,利用一切的机会去用,去积累,不断的成长,当积累到一定时候,你才会有一些影响力,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帮助你,同时帮助更多的人。

相信复利,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说服于无形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