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数学作业没写完,被老师要求罚站。
罚站的人站在讲台两侧台阶下,面对墙壁,老师继续上课。连着两节数学课,不让休息,小木站着站着感觉头晕,只能扶着墙蹲下。
意识模糊不清的时候,有同学举手给老师说:“老师,木木好像站不住了!”
老师赶忙去拉小木,小木这个时候已经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有同学说:“她好像要死了。”
老师大概是很担心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出问题,连忙让学生去请校医。
等校医来的时候,小木只能趴在桌上,感觉出气多进气少。校医水平有限,连忙又说要送去医院,那会儿最快就是摩托车,大家一起快速找了一辆摩托,把小木送去了医院。
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时候通知的父亲,小木半死不活的躺在医院走廊的凳子上,看见父亲来了。那天,天气有些阴沉,过道里光线昏暗。父亲推开大门进来的时候,小木从侧躺的方位看过去,忽然就感觉没那么难受了。
是的,那位把小木送到医院的老师,送到以后,立马就走了,小木一个人躺在凳子上,很痛苦,也很茫然。
父亲的到来,好像打了一针强心剂,小木精神起来,父亲很着急,连忙带着小木去看医生。
小木经历了人生中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拍片子,可惜当时医疗水平有限,并没有诊断出具体的病因,医生告诉父亲,木木的症状是先天性心脏病,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团里的医院水平有限,无法治疗,需要去更大的医院。
或许是因为有父亲在身边,木木感到心安,也或许是因为站太久了,木木坐着的这些时候,已经缓过来了,木木给父亲说:“爸爸,我好了,咱们回家吧”。
从这以后,木木很注意保护自己的心脏。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剧烈运动。
还有一次,一个周天,学校食堂照例煮的西红柿鸡蛋汤,木木正在排队,闻着熟悉的味道,忽然恶心想吐,一阵天旋地转,只能蹲下。周围的同学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宿管老师,宿管老师掐手指,又掐人中。等木木意识清醒,连忙送回宿舍。宿管老师说要叫家长,木木担心这么晚了,父亲还要专门跑过来,便说:“老师,我没事,缓一会儿就好了,别叫我爸爸。上次我也是这样,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从这以后,体育课,老师让其他同学跑步热身,而木木,就被安排在一边休息。
木木觉得,这有点夸张,毕竟没有具体的诊断。
一直到六年级,换了体育老师,木木才开始正常上体育课。
等上了初中,分班,知道木木心脏不好的人就更少了。
初三,班主任老师说体育成绩不合格就无法进入最好的市高中,木木每天晚餐前都要去操场上跑五圈。陆陆续续有学生放学,小木一个人在操场上跑,有人喊加油,有人在议论为什么要跑步,还有些调皮的男孩会在小木跑过的时候吹口哨。小木都不予理会,就这样一圈一圈,感到痛苦的时候,想起父亲,又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
就这样,不知不觉,小木坚持了一个学期,在校园运动会时报名了3km项目,竟然跑了第4名。
木木想,或许不是心脏病,只是因为饮养不良。
后来,小木在中考体育800米项目中,取得了满分,尽管跳远和握力不尽如人意,却也顺利地进入了市重点高中。
直到高中入学,听同学讨论,才知道,入学要求没有体育成绩这一项。
小木却已经养成了跑步的习惯。高中的操场是正儿八经的塑胶跑道,每当木木遇到不顺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去跑几圈,汗水带走了烦恼,成为了小木最好的放松方式。
就这样,习惯保留下来,直到后来工作,木木报名了半程马拉松比赛,第一次参赛就跑了1小时46分。
木木想,能跑马拉松的人,心脏一定很强健。所以,童年时的诊断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