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辉,焦点初级第43期坚持原创分享第576天(2019.4.1)
今天忙里偷闲,把许维素老师的课又略微整理了一下,有些疑惑的点,回到书里寻找答案。
记得第一天刚刚上课,许老师讲到了焦点的独特性,那就是聚焦于已存在的方法、资源、力量、优势,即解决之道。比如:“婚姻里面,什么时候有相处比较好的时候?”“为什么这三天你能够来上学?”
这一点,和传统的咨询模式不同,大家在找问题的成因时,焦点在找已有的资源,那么,如何从担心看到资源?从一般化到寻找资源,比如,孩子厌学,先用一般化:一般高中阶段,家长都是最辛苦的,但你打电话来,说明你对孩子这件事是很重视的。你的生活要做什么样的调整,能让孩子上学?
再说例外,咨询师问妈妈:妈妈这么忙,怎么还记得给孩子打电话?
妈妈:孩子是我的心头肉啊!
咨询师:如果孩子知道妈妈这么做,他心里会最感谢你什么?这些就是深入捕捉成功的要素。
所以,例外会帮助来访者减少摸索的时间,用旧的好的方法,马上能做的事试试看,不会再让糟糕的往下掉了。也就是许老师说的:多做对的,没空做错的,好的扩大,不好的就少了。
例外的意识化,或者扩大意识化,就是不仅仅让来访者觉察到例外曾经存在而已,而是加以停留讨论,探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引出、探究、扩展、评估、赋能,如:一般高三压力都很大,初三考高中压力大时是怎么做的?
学生:一起读书、跑步。
咨询师:一起读书跑步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运动很重要?
这一点一直在以前是我困惑的,找到例外就可以了吗?许老师的课让我明白,问句是可以信手拈来的,咨询师要善于扩大例外,用评量问句等连续探问,促进当事人更有意识地再次制造例外。
当然,例外一定是来访者也认同认可的,咨询师不要走在当事人前面,而是唤醒他的资源,让来访者更有力量和信心,去营建一个可以“成为可能”的事实。而焦点解决不就是创造生命的可能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