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假期来看望弟弟,总想着能和弟弟弟媳多呆一呆,多聊一聊。可他们实在太累了,每次上完夜班,我都不忍心和他们多说话,只想着让他们回去好好睡一觉。
就拿这个周末来说,弟媳从昨天早晨八点上班,一直上到今天早晨八点,共二十四小时。弟弟从今天早晨八点上班,一直到明天早晨八点,就这样,他们觉得比一直上到中午十二点好一些!
熟悉我和弟弟的亲友都说我们俩性格差异特别大:我是慢性子,而弟弟是急性子,他走路快,吃饭快,做事情更快。之所以这样,不仅仅是性格的原因,更多的则是工作性质和环境造成的。我在学校上班,很多事再急也没用,只有慢慢来。弟弟在医院上班,科室外总有着排队的病人,着急的家属。弟弟只得抓紧时间,有时候上班时间写不完报告,只得加班来写,既要快速又要准确,已经成为了他工作的准则!这种工作习惯也慢慢地成为了生活习惯!
知道他忙,可是当亲眼看到他中午不能按时吃饭,送来的饭菜逐渐变凉时;下午一路小跑去看片子,写报告时,心理还是一阵阵心疼。
怪不得现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孩子们一不当医生,二不得老师。别的行业的辛苦他们不了解,但医生和老师的辛苦大家都是看到了。我常常想,现在一出医疗事故和教育问题,舆论都是抨击整个行业,医生和教师首当其冲,不能否认被曝光出的人确实存在问题,但中国,整个医疗行业和教育系统有多少人啊,为什么要用个别的害群之马来代表整个行业,为什么要一棒子打翻一船人?人们的质疑、批评、误解寒了多少勤勤恳恳干工作人的心,让他们谆谆告诫着身边的孩子们,千万别当医生和教师。如果现在这样的状况不能改变,未来,还会有人愿意当医生和教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