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
从小,胡娃就是一个很好带的孩子,月子里像个闹钟,准准的三小时醒一次;长大一些后,自己能看着或玩着一个玩具很长时间;十个月开始,会坐在床上把望子成龙的妈妈买回来的十几本一页一图一字的书全部一页一页翻完……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紧急情况必须要离开一天,委托姐姐帮我照看一天,姐姐虽然答应了,但心里很忐忑。终于等到我办完事情回来,姐姐见面就说:“这个孩子真好带啊,一个暖水瓶盖子,他拿着在地上滚来滚去,玩了两个小时”。四岁开始自己阅读,小小的人儿,抱着一本大大的书,一看一两个小时……
小时候的胡娃,专注、规律、乖巧、长相萌,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
从三岁多开始上幼儿园起,我几乎没有按照幼儿园的作息要求,在早晨7:40之前把他送到幼儿园过,因为我觉得,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睡眠很重要,我会等到他自然醒,在家里给他吃早餐,然后送他到幼儿园。所以,胡娃是幼儿园里常年迟到的那个小孩儿。
上小学后,赶上有时候我出差,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要求他爸爸请假,同时给他请假,带着他一起在紧张的学习间隙,开几天小差,放松一下。加上他每年都会参加国跳全国比赛,所以胡娃是班里请假比较多的那个学生。
学校留下的预习作业,老师要求读三遍课文,因为他上学前就能认识大量汉字,能自己阅读书籍,所以,我只要求他读一遍。因此,胡娃可能是完成作业打折扣比较大的那个人……
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以爱的名义。因为我从小被妈妈严管,自觉心灵上的不自由所带给我的羁绊,所以,我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给他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在爱与宽容中成长。
让我倍感心里不平衡和不理解的是,孩子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并没有成长成为我所期待中的那个样子: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时学习。他变得不专注、浮躁、爱搞怪、不踏实,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
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尝试更多的办法,寻找更多的书籍,希望能从中找到思路,终于,我从“天性”理论中寻到了答案。但让我沮丧的是,孩子目前的表现,是一直以来,我很用心地采取逆天性的方法,把孩子带到负的道路上的结果。
顺应天性
《天性》一书中将人的天性分为四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性。不同的天性,适合不同的教育方式。亲子教育的着眼点,不是家长的理所当然,而是孩子的天性。
A天性的孩子,重分析、讲逻辑,数字感比较强,有较强的学习热情,是为目标而生、为成绩而生的人。但固执、强硬、不服软,换一个角度讲,A孩子勇敢、坚定、扛得住压力。
对A孩子需要严管,最好的方法是定目标、严奖惩。
B天性的孩子,严谨务实、执行力强,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他的优势在于,坚韧、细致、服从、有吃苦精神。同时,B天性的孩子没主意、没创意、选择困难症。
对B 孩子个管教,需要发挥他的优势:坚韧、细致、服从、有吃苦精神。要发扬B孩子身上的优势,必须经过严管、细管的过程。必要的督促、严格的管理,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执行力。
C天性的孩子,温暖、细腻、体贴、乖巧、善解人意。然而,正因为他们会过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显得黏糊、胆小、情大于理。
对于C孩子,需要在精神上“贵养”。养这样的孩子,你一定要用力爱他。面孩子能够付出多少爱,取决于他的童年得到多少。
D天性的孩子,灵动、随性、悟性高,有想法、有创意、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自然也显得急躁、马虎、没耐心。
对D孩子而言,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方法。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D孩子身上,最合适。兴趣会给他方向,也会给他成绩和成就。
做懂天性的妈妈
逆天性的教育,施予四种不同的天性,制造了四种“负”人、四种“病”人。负人尖锐伤人,病人压抑自伤。负人、病人几乎囊括了所有性格问题、心理问题。
以爱的名义,家长要做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今天你投桃了,明天他才会报李。
在亲子教育的路上,你只需要做好三步:
认清孩子的天性;
改变自己,接纳孩子与你自己天性相悖的表现;
对症施教——顺应孩子的天性,用孩子需要的方式与他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