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学针札记(20):在心不在手(上)

黄帝内针是针道,自然要讲用针方法。学习黄帝内针重点在人不在针,讲用针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讲用针的人。用针是最后的形式,用心才是内针的王道。

跟患者问诊交流结束,我一般不会马上进针,而是先将自己心神微微收回,犹如太极拳起式之前,先把心意轻轻拢起来,全身放得空空的,松静、专注、自然,仿佛一切都了了分明,这个时候拉开架势,才会有人随意走的空灵。

所以用针时,一般别让旁边人大声说话或聊天,这不仅会影响医者的心神,也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把心神收回来,其实就是让自己回到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让一切更加真实、客观、完整、清晰。

这个时候眼里只有症,只有法则,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不管是比较复杂的疑难杂症,还是相对普通的腰腿痛症,心里不受病名、病情、指标、经验等的干扰。

这短短一瞬,可能在外人看来,不过是拿起针后的略一沉吟,似乎是在梳理用针思路。其实这一收的过程,或者说是让患者微微等待的过程,正好也是医患双方心神相合的过程,医患同气也会在这个时候交感而生。

用针之际,不要想得太复杂,思虑越简单越好。

黄帝内针用的是规律,守的是法则,我们根据当下的症,专心诚意守住规范就好。

黄帝内针最大的特色就是简易,这个简易不仅体现在法则上,也体现在用针的每一个细节。

有些人往往要加点自己的东西才放心、才安心,殊不知这样恰恰让黄帝内针的效用打了折扣。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根子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黄帝内针的理法方针。

这个阶段一般都会经历,刚学针时,我心里也特别不踏实,有时给患者扎上针还不放心,甚至要拿出经络图悄悄核对,就怕扎错经络和穴位,就怕扎上去没有效果。

其实黄帝内针最为讲究的是同气,如果辨证合乎法则,用针谨守规范,即使离经离穴,也一样有效。这一点与好多针法不同,也让很多初学者一时难以接受。

换个角度来看,也许就容易理解了。所谓离经离穴,离的是我们平时已经认知习惯的经线和常用穴位,但人体里里外外都由经和络构成,也就是说处处都是“经线”和“穴位”,同气找对了,在哪下针都是在经在穴。

想明白了这个理,就不用再去担心有没有把经络和穴位搞错,我们只要检查有没有遵循法则、是不是合乎规范,所谓穴在心中,亦是此意。

有段时间还特别担心扎痛患者,尤其给家人用针,心里没平时那么淡定。

有次专门为此请教杨真海师父,师父说,针是放进去的。

我心里蓦地一亮,一个“放”字,背后包含了多少慈悲的情怀!有这样广袤的心量,还有什么病痛不能包容?

放进去是一种功夫和修为,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作为初学者来说,在努力学习进针手法的同时,应该熟悉一些人体解剖知识,尽量避开骨骼、筋腱、血管等一些易痛、易出血的部位,别让患者承受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最重要和根本的是,要像杨真海师父那样,有一份大慈恻隐的心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手足少阳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第一个对应是腕对踝,手少阳经在腕是阳池穴,足少阳经在踝是丘墟穴;第二个对应是肘对膝,手...
    张三针阅读 3,095评论 0 11
  • 就像你不会绝对的爱着我 我也不会绝对的依恋你 就像你不会绝对的恨着我 我也不会绝对的算计你 无绝对的公平 无绝对的...
    鄢梦琪阅读 384评论 0 0
  • 小梅子姐姐:孩子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你发现他们坐不住,做事学习不专心,无法集中注意力,你开始为此事焦急万分。可是...
    小梅子姐姐阅读 790评论 4 17
  • 冬至日,圣诞亦是临近。 不觉间已经在这边度过了将近两个月,忙碌的时候,匆匆起来吃过简易的早餐便出发...
    阳光洒落肩膀阅读 166评论 0 4
  • 目的: 1.让新人有人管,有疑问知道问谁? 2.对新人练习情况和疑问做定期调研反馈。 3.设计制度和活动督促新人持...
    张心灵阅读 2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