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294:汉纪(五十)


    《<资治通鉴>研读》

      294:汉纪(五十)


傅燮


186年春二月,江夏军兵赵慈造反,杀掉南阳太守秦颉。庚戌日,汉灵帝宣布大赦天下。

太尉张延被免职,汉灵帝派遣使者持节,到长安封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受封,开始于张温。

汉灵帝封中常侍赵忠为车骑将军,诏令赵忠讨论评定击败黄巾军的功劳。执金吾甄举对赵忠说:“傅燮以前在东军时,立下军功却不被封侯,所以天下人非常失望。现在将军亲当重任,应当进纳贤良,清理冤屈,以顺应天下人之心。”

赵忠采纳了甄举的建议,派遣弟弟、城门校尉赵延前去问候傅燮。他对傅燮说:“南容(傅燮字南容)你稍微顺着我常侍哥哥,就是封为万户侯也不值得惊奇。”

傅燮正颜厉色拒绝说:“一个人得志与不得志,这是命运;有功赏与不赏,这是时代造成的。傅燮我怎么会私下里去谋求赏赐呢!”

赵忠更加怀恨在心,但是忌惮其名声,所以也不敢加害。权贵们大多憎恨傅燮,所以他不能留在京师,出京担任汉阳太守。

汉灵帝派钩盾令宋典修缮南宫玉堂,又派掖廷令毕岚铸造四个铜人排列在苍龙、玄武宫门前。还铸造了四座大钟,可容纳两千斛粮食。又命人铸造天禄虾蟆,在平门外桥东吐水,转水流入宫内。又造出忽翻车渴乌,安放在桥西,用来喷洒南北郊道路,以节省百姓洒扫道路费用。

五月壬辰晦日,发生日食。

六月,荆州刺史王敏征讨赵慈,把其斩杀。车骑将军赵忠被免职。

冬十月,武陵蛮夷造反,郡中军兵征讨平定。原太尉张廷受到宦官谗言陷害,被逮捕入狱处死。

十二月,鲜卑人进犯幽、并两州。汉灵帝征召张温返回京师洛阳。

187年春正月己卯日,汉灵帝宣布大赦天下。

二月,荥阳贼寇杀掉中牟县令。三月,河南尹何苗征讨荥阳贼寇,把其击败,汉灵帝封何苗为车骑将军。


韩遂


韩遂杀掉边章和北宫伯玉、李文侯,拥有军兵十多万,进军围攻陇西。太守李相如造反,和韩遂联合。凉州刺史耿鄙率领六郡军兵征讨韩遂。任鄙任用治中程球,程球贪赃枉法,谋取奸利,受到士人百姓怨恨。

汉阳太守傅燮对任鄙说:“使君统领军兵时间太短,士兵们还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贼寇听说汉朝大军将要来到,肯定会万众一心。边境贼寇大多英勇善战,他们的锋芒难以阻挡,而我们新近聚集的部众,他们上下还没有互相了解,万一内部发生兵变,就会悔之不及。不如休养军兵,加强训练,明确赏罚。贼寇发现我军行动迟缓,会认为我军怯战,群恶会争夺权势,肯定能离间他们。然后我们再率领训练有素的军兵,讨伐离心离德的贼寇,这样就可以坐而等待成功了。”

耿鄙不听。夏四月,任鄙率领军兵到达狄道后,州中的别驾造反响应贼寇,先杀掉程球,随后杀害耿鄙,贼寇随后进军包围汉阳。汉阳城中兵少粮尽,傅燮仍然坚持固守。

这时,北地郡几千名胡骑跟随贼寇进攻汉阳城,他们平时都感念傅燮的恩德,一起在城外叩头,请求护送傅燮返回乡里。傅燮的儿子傅干这年才十三岁,他对傅燮说:“因为国家昏乱,这才让父亲大人不被容纳于朝。现在我们的军兵不足以自守,应当听从羌胡人的请求,弃郡返回,等到出现有道之君再行辅佐。”

傅干的话还没有说完,傅燮就慨然长叹说:“你难道不知道我的愿望就是为国捐躯吗?圣贤达节,次守节。殷纣暴虐,伯夷不食周朝米粟而死。在世代混乱中不能养成浩然之志,食用国家俸禄又怎能躲避灾难呢?我还能逃到哪里呢,就战死在这里吧。你非常有才智,要勤奋勉励。主簿杨会忠贞不二,他就是当年抚养我赵氏孤儿的程婴啊!”

狄道人王国派原酒泉太守黄衍来劝说傅燮:“战争的成败,已经非常清晰了。先起事的,上可建霸王之业,下可成伊尹、吕尚的功勋。天下并非汉室独有,府君有归属我们的意向吗?”

傅燮按剑喝斥道:“你本是国家剖符大臣,怎么反而替贼寇说话呢!”他说完率领身边左右进攻,临阵战死。

耿鄙的司马、扶风人马腾也拥兵造反,与韩遂联合,一起推举王国为首领,进犯掳掠三辅地区。

因为贼寇未被平定,汉灵帝把太尉张温免职,封司徒崔烈为太尉。五月,汉灵帝封司空许相为司徒,封光禄勋、沛国人丁宫为司空。

当初,张温征调幽州乌桓三千突骑军征讨凉州,原中山国国相、渔阳人张纯请求率领。张温不听,而是交给涿县县令、辽西人公孙瓚指挥。军兵到达蓟县后,乌桓人因为被克扣军粮,大多反叛返回本国。

张纯愤恨不能为将,就和同郡人、原泰山太守张举以及乌桓大人丘力居等人结成眹盟,劫掠蓟县,杀掉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和辽东太守阳终等人,部众达到十多万,屯驻在肥如。张举自称为“天子”,张纯自称为“弥天将军安定王”,向各州郡发去书信,说张举应当取代汉朝,让现任的汉灵帝退位,敕令公卿大臣前去奉迎。

冬十月,长沙贼寇区星自称为将军,有部众一万多人,汉灵帝下诏令,封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征讨把其平定,封孙坚为乌程侯。

十一月,太尉崔烈被免职,汉灵帝封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十二月,屠各胡人造反。

这年,汉灵帝开始出卖关内侯爵位,价值五百万钱。

原太丘县长陈寔去世,海内奔丧的达到三万多人。陈寔在乡间平等待人,当人们出现争执时,都找他评理。陈寔总是处以公心,向双方晓以利害,告诉他们是非曲直,争执双方大都没有怨言。他们都赞叹说:“宁愿意受到官府刑罚,也不愿意受陈君责备。”

杨赐、陈耽在拜受公卿时,群臣都去祝贺,杨赐等人都慨叹陈寔还没有登上高位,为先受封惭愧。


张纯


黄其军

      作于2025年6月29日(古历乙巳年六月初五)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293

《<资治通鉴>研读》292

《<资治通鉴>研读》291

《<资治通鉴>研读》290

《<资治通鉴>研读》28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